傍晚時分,農天一與汪紫薇在西湖邊散步。
小夫妻倆忽然來了興致,對起對子來了。
汪紫薇看了看遠山,有了一聯,說道:
仰望雲端,更有天一齊心。
她將“天一”的名字嵌入聯中。
農天一心領神會,瞧瞧地上的花草,接著說:
低嗅鮮花,恰似紫薇滿懷。
汪紫薇嬌嗔道,你壞,占人家便宜了。
農天一順勢將汪紫薇攬入懷中,然後哈哈笑。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農天一開始講解制茶工藝。他對製茶工序進行了一番提煉:
晾青:時間先短後長,攤青先薄後厚。
殺青:是利用高溫處理新鮮的茶葉,使之變軟,保持綠色,並失去一部分水分,便於揉捻。
溫度:280~300℃。
其目的是:利用高溫殺死青葉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保持葉片綠色,借熱化學反應,消除葉中青臭、苦、澀味,轉化為具有花香醇味的殺青葉。
揉捻:茶葉含水量60%為宜,適於整形;提高葉溫,揉捻可塑性增強。
悶堆:將鍋炒的茶葉,堆積蓋布悶黃。
發酵:決定茶葉色、香、味品質的關鍵。發酵由揉捻開始,因揉捻的壓力作用,葉細胞受損,多酚類黴促氧化受損,聚合加速進行,而開始發酵。發酵溫度初期32℃~40℃。後期15℃~18℃。發酵初期氧化速度大,要充分供氧,室內宜通風良好。
乾燥:
第一階段:蒸發水分,制止促黴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於除去異雜氣味,提高溫度,增加通風量。
第二階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階段:足幹,含水量5%左右。乾燥溫度80℃~130℃左右。
最後農天一總結道,茶乃天地之精華,蒼生之殊榮!你們要潛心茶學,學有所成,將來必有所斬獲!
聽後,學生們稱讚道:“農先生講的通俗易懂,令人著迷,太過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