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一生多磨難,沉浮起落笑談中。
中國古代文學最高成就代表者之一的蘇東坡,從茶文化的故鄉四川走出去後,當官、飲茶、作詩、作畫,一路流離,與其他宋代文人一道,把茶文化推向高峰。
深知茶性,以茶治病。
蘇軾喝茶、愛茶,與他深知茶的功用密不可分,他曾在《仇池筆記》中的《論茶》一則介紹,茶可除煩去膩,用茶漱口,能使牙齒堅密。而民間所傳蘇軾不僅用茶治好了文彥博的痢疾,更維護了大宋的體面。
相傳有一年,北宋皇帝過生日,遼國派遣特使來祝賀,蘇軾受皇命前往作陪。前宰相文彥博當時已至耄耋之年,作為宋朝的名臣,文彥博曾在宋遼戰爭中打退遼兵無數,成為遼國既敬又怕的人物。
這時,遼國特使提出要夜訪文彥博,蘇軾陪同其前往。
於是蘇東坡陪同文潞公到了太師府,當他們到了太師府時,文彥博卻面帶難色地把蘇東坡叫到一邊,悄聲說道:“近日老夫患了痢疾,一天要上十多趟廁所,只怕在飲宴中有失體統。”
“潞公儘管以茶代酒,我帶有太皇太后賞我的龍團,你放心到堂前陪客吧!”東坡小聲地勸慰了一番,就緩步到廚下吩咐去了。
擺開酒宴,免不了又是一番寒暄。遼國特使見文彥博面容清癯,鬚髮皓然,不禁嘆道:“久仰潞公大名,百聞不如一見,潞公鶴髮童顏,何異當年,貴國神人真多哇!”
“豈敢、豈敢,特使過獎了,老朽年事已高,不勝酒力,今日只能以茶代酒,還望特使不要怪罪。”文彥博舉起茶杯說道。
賓主一直暢飲至夜半,方才盡歡而散。
酒席上,文彥博始終端坐,沒有上一次廁所,其禮儀完全維護了大宋朝廷的體面。
事後,文彥博心中不解,陪客飲茶,本只想稍坐,但他感覺今夜的茶葉特別芳香,好象正對自己的口味,呷了幾口,很是解乏爽神,三五杯下肚後,腸胃竟乖巧起來。他初始擔心的痢疾,一點影兒也沒冒上來。
這陪客喝茶,竟然意外地治好了痢疾,他不明其中的奧妙,為此,文彥博便特意拜訪蘇東坡,問是怎麼一回事。
“請潞公不要掛在心上,本是小事一樁呀!”東坡風趣地笑著,順手從案几上遞過一杯茶,請他慢慢品嚐。
文彥博呷了幾口,咋咋舌,道:“這茶味與昨夜的一個樣。特別芳香,很是解乏爽神,腸胃舒服,不愧是太皇太后所賜的龍團呀。”
“請潞公莫要見怪於我,你昨天所飲不是龍團,我說龍團,是為了吊你的胃口。這是薑茶,一半蜀地的真茶和一半生薑細顆,用新汲水濃煎出來的。昨夜,你的廚子就學會了這手藝。”東坡說出真相。
“哦,沒想到茶也成了世上良藥!蘇學士治好了我的痢疾,我應感謝才對,豈有怪罪之理。”文彥博折服了,不斷地點頭感嘆。
蘇東坡哈哈一笑,說道:“去年有一位鄉人,傳授給我的這個藥方。說是姜屬熱,能溫腸胃,茶屬涼,能去火解毒。這一涼一熱,能調平陰陽,飲它無病則防病,有病則治病,家人用它,很是靈驗,所以才請潞公一試。”
文彥博聽後,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