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傳承,貴不可言。
事實上,哪怕李講已經算得上是聖師的執道者,也依然沒有機會得到他的聖道傳承。
因為,這要聖人生前的時候,刻意留下。
一般只有沒有尋到心滿意足的學生,才會做此無奈之舉。
畢竟,就算是聖人,死後也無法得知有資格得到自己傳承的修士,品格是否過關,心性是否合格。
李講沒有想到,在忘憂谷,居然有這麼一位聖人留下的傳承。
更沒有想到,這道傳承居然就這麼落到了自己的身上,簡直就像是天上砸餡餅了一樣。
看得出來,這位醫聖的聖道傳承真的用心了。
他除了留下了自己的代表作,還擔心李講只會紙上談兵,坐而論道,還特意留下了一千多道難題。
這些都是他曾親自醫治過的病例,從普通人到聖者,從人類到動物,林林總總,不勝列舉。
在這個近乎真實的世界中,只要李講給出了自己的判斷,病人的身上便會立刻出現反饋。
一開始的時候,李講經常誤診,不是看錯了病症,就是用錯了藥材。
幸運的時候,病人只是上吐下瀉,情況加重。
不幸的時候,病人沒過多久便會撒手人寰。
幻境中,甚至會因此出現病人的家屬,哭嚎著要與李講拼命的畫面。
一切都太真實了,真實得彷彿李講真的錯殺了一位病人。
李講壓力倍增,從此以後更加勤奮地學習。
對待病症時,他不只是翻閱這位醫聖留下來的《桓仁醫經》,還會結合《傷寒雜病論》、現代的醫書一起學習。
漸漸地,他開始得心應手了,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
一劑藥,成分有多有少,有輕有重。
有的藥材佔大頭,它的比例少了,那就有可能見效小,甚至不見效。
有的藥材起輔助作用,它的比例多了,那就有可能喧賓奪主,主次模糊。
不過,即便解決了這個問題。
李講依舊不能做到救下每一個病患,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導致患者死去。
這是在告訴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不知道,在他醉心修煉的時候,肉身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從枯寂到煥發生機,如此輪迴,進行了三次。
每一次,李講的生機都會更加旺盛,到最後更是如同一口燃燒的鼎爐一般,熾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