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葉泉便在空間神農山的東面放養了一批蛐蛐,後來也沒去管過它們,蛐蛐的繁殖週期為15天,空間溫度恆定,可以全年不停歇地繁殖。這批蛐蛐很快就發展壯大起來。
得空間靈氣的滋養,裡面更是出了不少蟲王和異蟲,算是葉泉“無心插柳”的收獲。
江銘一趕到桃源村。見了葉泉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上品蛐蛐在哪?”
在玻璃花房裡,江銘見到了二三十個蛐蛐罐兒隨意擺在各地,南方罐北方罐都有,江銘對這類事物有過研究,眼力高明,看出幾個老罐來歷不俗。有明代永樂、萬歷和宣德官窯的,也有南方餘窯、禦窯和廟前窯的。都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屬於古董級了。
其它的十多個。也都是用紅澄漿、白澄漿燒制的老罐,屬於精品中的精品。
江銘甚至認出了一個在前幾年拍賣出兩百多元天價的蛐蛐罐,不知怎的轉到葉泉手裡了。
這些蛐蛐罐放在一起,足夠開個小小的古董展覽會了。
江銘隨意揭開其中一個的蓋兒,往裡一看,不由精神一振:“這只蛐蛐紅中透青、鬥線金紅,真是少見,個頭也大,只聽鳴聲我就知道不凡,絕對是上品的蛐蛐。”
蛐蛐的顏色分青、黑、紫、白、黃、紅六大種類,每一類中都有蟲王,也有不善鬥的。
一般來說,都是色越純就越好,即頂門、腦蓋、頭線顏色一致,無雜色,比如正宗青、焦炭黑、珍珠白、石榴紅、純黃、純紫等。
這類色純、生相又好的蛐蛐,不是蟲王,也是將軍級。
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蛐蛐雖然色不純,卻有著奇形奇色,這種就屬於混血兒,有著雜交的優勢,也能有將帥級的戰鬥力。
還有的蛐蛐其貌不揚,或個子矮小,但戰鬥力驚人,能讓大行家也看走眼,這種蛐蛐屬於異蟲中的異蟲,極其少見。
隨後又開啟了第二個罐子,這個罐子裡住的蛐蛐紫頭、蘭項、金翅,外形威武,江銘道:“不錯,這是紫三段啊,同樣可以入將軍譜。”
第三個罐子同樣沒讓江銘失望,這只蛐蛐黃中帶紫,頭大腿長,壽星頭,黃板牙,是典型的一等上品中的草紫黃。
江銘嘆了一口氣,道:“你沒騙我,都是上品級的蛐蛐,不比我在魯東重金購買的幾只將軍蛐蛐差,只是要勝過我的對手,卻還是差了一些。”
葉泉笑了笑,取過第四個罐子,正是明代宣德青花官窯罐。
江銘小心開啟一看,臉色頓時動容,聲音都提前了三個度:“紫牙赤爪,稜形頭、銅鼓項,看這體型,怕有九厘,這是蟲王啊!”
鳴蟲圈有句俗話,叫“九厘人間無處尋”。
鬥蛐蛐十分講究重量等級的,為了分等級,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厘、毫),有時體重相差一毫,主人都不願相鬥。
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蛐蛐兒了。
而葉泉這兒的蛐蛐基本上在七厘以上,個個精神飽滿、精力充沛。
隨後江銘又看了剩下的蛐蛐,有頭大、項寬、紅牙、須節為黑白兩色的異蟲竹節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