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阿音醒來,李君閣麵皮子也做完了,兩人自然在一起洗漱。
阿音對李君閣笑道:“昨晚在新房子裡睡得真舒服,今天你再做個架子,我將織出的布弄一個毛巾被出來。”
李君閣說道:“要不要打張床?我們就這樣睡地板上?”
阿音說道:“床多沒意思,就現在這樣才好玩。”
得,男主外女主內,家裡頭的事情,阿音說了算,正好省事了!
洗漱完畢,李君閣將麵皮撈出來,拿刀子劃成一指寬的條,放在四個碗裡,然後灑上蔥花,雞肉鬆,每碗淋入兩勺竹鼠湯,又舀了一小勺冷吃肉丁,一小勺酸筍,灑上鹽端到桌上。
這東西既像東北的拉皮,又像南方的米線,還像蜀州的粉絲,是個四不像。
不過味道很好,q彈勁道,加上鼠丁焦香,酸筍開胃,四個人吃得開心不已。
阿音肉湯也全喝了,這才放下碗:“真香!哎呀又吃多了,不行,明天必須去跑山了!”
這個李君閣完全沒意見,他早就腳底板癢癢了,於是趕快去做羽箭。
從漆室裡取出箭來,李君閣開始打磨,然後給箭上箭羽。
箭羽是野雞翅膀羽毛做的,兩只野雞的翅膀羽毛,堪堪夠用。
將羽毛粘好,纏上,李君閣又整理好羽毛,用一些木薯粉熬成漿糊,在羽毛上刷了一層,使它更硬挺。
在灶上烘幹尾羽,李君閣又拿出竹鼠皮來檢查。
竹鼠皮昨天上午剝下來就刮幹淨了內表層脂肪,又經過鹽漬,堿水刷洗,然後崩到板子上抹上了煮濃的芒硝水,現在皮子已經重新幹透,上面全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泡泡。
將皮子攤在板子上,李君閣開始用樹皮砂紙細細打磨。
打磨完畢後的鼠皮拿手一抓就可以成團,鬆手之後自然張開,這就是可用了。
拿出一支箭在鞣製過的竹鼠皮上比劃,裁出合適的大小,對折起來,皮外毛內,用細鑽打孔麻線穿紮,得到了一個扁扁的箭囊。
一個箭囊能插三支箭。
兩個箭囊做好,李君閣將箭囊疊在一起,縫線的一邊對另一個沒縫線的一邊,然後用樹皮比著大小包裹起來,樹皮外面做好腰帶,將箭插到箭囊中,繫到了腰上。
這種箭囊叫擠壓式箭囊,箭桿只能插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露在外面。
取箭方便,卻偏偏插得緊實,箭囊的擠壓和內層鼠毛的摩擦力和將箭咬得很緊,蒙古騎兵策馬狂奔的時候,箭只都不會飛掉出來。
李君閣來到壩子一頭。
朱羽弓,玄牙箭,志得意滿,大有一副一箭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勢。
從肩頭位置抽出羽箭,彎弓,撒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