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吹吹打打喜氣洋洋,結果才到半路萬大力就開始帶頭,何苗幾個轎夫跟著起鬨使壞。
腳步隨著吹打節奏浪了起來,一進三退,把轎子抬得前顛後倒,左搖右擺。
可把篾匠叔急壞了:“哎喲你幾爺子要不得!”
李君閣作為儐相,趕緊摸出紅封封塞過去,才算把玩“顛轎”玩得興起的幾個妖孽安撫住。
饒是如此,轎子中的良子已經被嚇得花容失色。
周圍人看得喜笑顏開,不住地指指點點,拿篾匠叔打趣。
遠遠才看見蠻溪竹坊,那邊鞭炮就噼噼啪啪地放了起來。
直到轎子抬到路邊,正對堂屋正中站好定還沒有停放的時候,押禮先生就要表示接親任務圓滿完成,說幾句有所交待的禮話:“日吉時良,天地開張,新人到此,車馬回鄉,馬頭三寸插紅旗,炮響三聲人盡知,人人說是神仙過,卻是黃家娶親回。”
大姑爺代表篾匠叔以禮話回謝:“孃家車馬請進屋,婆家車馬請回鄉,一張桌子四角方,張郎設起魯班裝,四邊鑲起銀牙板,中間插起三柱香,吉神吉祗都來到,祝賀新郎與新娘。”
凡梅嫂子和玉蓮嫂子笑眯眯地上前,她們的身份是“牽親娘子”,是催促新娘下轎的角色。
只見凡梅嫂子手持纏著紅花的柏樹椏,前去撩開花轎門簾,笑道:“東方一朵紫雲起,西方一朵紅花開,紫雲起,紅花開,請新人,下轎來。”
良子從花轎裡出來,玉蓮嫂子趕緊拿一個婆家的大簸箕遮住良子頭頂,凡梅嫂子取下良子的花冠,交給萬大力拿著,蓋頭不去,讓良子站在轎前。
新人運旺,氣焰沖天,容易驚嚇到婆家祖宗,需用婆家的米簸箕遮擋才行。
這時候該藥師叔出場了,開始“退煞”儀式。
這是一個驅邪儀式,傳說這個時候小鬼愛添亂,孃家故去的親戚不放心的有時會跟來,還有黃大仙狐貍精對男女之事最為好奇,也喜歡跟來,都得送走才行。
轎前安上一張小桌,桌上置一盛滿米的小鬥,插著香,良子站立於前。
藥師叔抓起米來往簸箕上撒,口中念念有詞:“米撒遍地百花開,迎接新人到堂來。新人到堂,三星拱照,兩腳踏地,百無禁忌。一張桌子四角方,張郎設下魯班裝,四邊雕起銀牙板,中間焚起一爐香。道香得香,靈保回鄉。一撒轎頂百花開,二撒新人下轎來,三撒螽絲衍慶,四撒麟趾吉祥,五撒百年偕老,六撒兒孫滿堂,七撒榮華富貴,八撒五世齊昌,九撒光宗耀祖,十撒金榜輝煌。”
撒完米,再殺雞滴血繞桌行一圈,這才算退掉煞氣。
撤去香桌,幾個娃娃上來鋪上紅席子,大姑爺又唱到:“鋪一條來接一條,來得路遠又山遙。相請新人席上過,榮華寶貴天天高。”
接著要把剛剛進屋盥洗一新的新郎請出來在堂屋內等著:“一重門內一重房,一重門內請新郎。今日洞房花燭豔,請來堂上結成雙。”
然後是新人跨鞍子:“馬是君王馬,鞍是霸王鞍。相請新人鞍上過,平平安安到百年。新娘美貌賽嫦娥,八幅羅裙順發拖。昨日家中辭父母,今日堂上拜公婆。”
玉蓮嫂子繼續拿簸箕遮擋著良子頭頂,凡梅嫂子將做有兩個花結的紅色綢帶,一頭遞交新娘手中,一頭自己牽著,一步一步地把新娘引進堂屋。
這就是“牽新娘”了。
大姑爺繼續高言:“打鑼鼓,吹嗩吶。接新人,到婆家。上院壩,大紅花。上階沿,遞錢花。跨門坎,進堂屋,腳踩金雞和金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