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英國公全都是怨恨,連他的稱謂都不叫了,而改叫‘張老賊。’
“朕,真的是沒想到。”他連忙下了禦案,伸手想要扶起一直跪著的顧世安。
顧世安避開了。
“英國公是兩朝老臣,一直都是朕的左膀右臂……”永平帝自認為對朝臣還是能握在手心的,畢竟,他有錦衣衛和暗探,朝臣的一舉一動還是能看清楚。
只是,英國公他如今是看不清了。
“臣和皇上傾訴這些,只是說說裡面的是非曲直,想和陛下說說心裡話,畢竟,陛下是臣的叔叔,是臣的長輩。”
顧世安微微搖頭,“陛下,臣很清楚,當年父王做了錯事,如今您能讓臣繼續做著肅王,已經是開了天大的恩,如何還敢和陛下要求這,要求那的。”
“臣只是為父王他們委屈,他們一直不能入土為安,如今還不知在哪裡做著孤魂野鬼。”
顧世安這樣的退讓,讓永平帝更加的覺得應該給他一個交代。
他想到英國公,又猶豫了一下。
雖然英國公這件事做錯了,可是到底是私德問題。
只是,轉瞬,永平帝又想,英國公這心思可真深沉啊。
從前,永平帝講究一個平衡,無論朝堂還是內宮。
朝堂上,楊閣老和英國公,一文一武,相輔相成,互相壓制,而他安坐高臺。
後宮裡,太子和四皇子也是互相壓制,皇後和程貴妃平衡後宮,他覺得這樣很好。
如今嚴厲懲治英國公,在他還沒扶植好蕭越與楊閣老對立時,冒然懲治,必然會讓這平衡打破。
不過,英國公已經隱退很多年,如今,就讓他真的隱退也不錯。今後,就讓他安心養老吧。
至於楊閣老……
他眼睛一眯,又想起什麼,頓了頓,“楊閣老是內閣首輔,在朝堂根基太深,要將這顆大樹連根拔起,不能操之過急。”
“朕記得當日派你去南邊,你遞上來的那些關於楊閣老的證據,朕一直擱置著,找不到一個好的時機翻出來……”
顧世安道,“那些證據是臣呈上來的,自然,臣願意做陛下手中的那把刀,陛下指向哪裡,臣願意追隨陛下。”
永平帝哈哈大笑,連聲說‘好’
“英國公那裡,你要怎麼做,都行,只是一定要記得,他畢竟是與國有功的老臣。”最後永平帝說道。
顧世安從一開始就沒有期盼永平帝會對英國公下重手懲治,自古無情帝王家,如今不過是先帝時期的一個反王屍骨被挖了,燒了。又不是他自己的屍骨被挖了。
但他如果要將英國公府拉下馬,就必然要做皇上手中的那柄刀。
接下來,英國公府彙聚了無數的異樣目光。
英國公傷重複發如今躺在床上,宮裡,對於英國公舊傷複發,沒有任何反應,連賜下藥材表示榮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