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漢武帝的祖父> 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見銀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見銀山 (4 / 5)

劉進看了一下,點了點頭,覺得還行。

諸如科學思維、算數佔比等都按照劉進的方式在考核內容之上有所體現。

劉進又略微修改了一下,交給桑弘羊他們令他們定稿,確定人才選拔之事。

定稿後,劉進正式簽發詔書,人才選拔的前期工作算是做完了,正式選拔已經開始了。

自然,首先便是充分宣傳。

對於這次的宣傳,劉進是及其重視,因為他不僅僅將本次人才選拔僅僅當成一次人才選拔,他還將此次人才選拔當成動搖大地主階級根基的開端。

大地主階級從漢文帝時期開始逐步形成,景、武兩代已經是及其嚴重了。

到了劉進的父親劉據任皇帝的時候,雖然打擊了一番,然而國家尚且需要靠這些人,因此並未動搖其根基。

劉進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在他設想之中,此次人才選拔的訊息最好要宣傳至每個人的頭上。

然而皇權不下鄉的西漢,若是想要每個人都知曉這個訊息又是何等的艱難?

當年漢文帝多次下調農業稅。

然而詔書釋出之後,朝中有人的大地主階級,訊息靈通的自然是知曉這件事,他們這群人肯定按照下調後的農業稅進行交稅,其成本自然降低了很多。

然而當地太守府也是需要錢的,且錢多是自籌的。

這麼一來,宣傳下調農業稅的積極性基層的太守國相、縣令縣丞等又怎麼可能有動力宣傳?

因此在減稅政策出臺很長時間之內,好多農民甚至都不知道下調農業稅這件事,交稅的時候依舊按照未曾下調之前的繳納。

然而太守府的人自然不會多嘴說下調農業稅的事情。

這麼一來,向中央繳納的農業稅後,尚且剩餘農民多繳納的農業稅呢。

這麼一來,太守府的經費也充實了好多。

如此一來,各地太守府、縣府衙又豈能有動力宣傳下調農業稅之事?

而劉進科舉制度也是一樣。

宣傳自然是需要花錢的,花的誰的錢?

必然是太守府、縣府衙的錢。

他們自然是沒什麼動力宣傳的。

然而,朝中訊息靈通自然早已經知曉了人才選拔這件事。

他們自然也不想讓更多人知道,省的無端增加競爭壓力。

當然這種情況被劉進知道了,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劉進特意令少府從皇庫中拿了些許錢財作為宣傳經費給各郡下發了一些,好令他們多少有點積極性宣傳這次人才選拔之事,尤其是科舉這件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僅靠拿錢定然是不夠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