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便如先帝雄才大略,亦有窮兵黷武之舉。
昔日,曾子耘瓜,誤斬其根。
曾父怒,使大棍擊曾子之背,曾子倒地許久不省人事。
過了許久方才甦醒,緩緩起身後,曾子竟言:“曾子我得罪了父親,父親用力教訓了兒子我,父親您還好吧?”
接著便告退,回自己房中,援琴而歌,欲令曾父知曉其身體尚且健康。
孔子聞之大怒,告門弟子曰:‘曾參來後,勿要令其進我房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曾參自以為無罪,便託人詢問孔子為何。
孔子言:‘你不曾聽說過,昔日瞽瞍有子叫舜,舜孝順其父親瞽瞍,其父親使喚舜時,舜沒有不在其身邊的時候;然其父親聽信其後母讒言,想要陷害舜的時候,卻一次也未曾成功。
那是因為其父拿小棍要打舜的時候,舜便受之,拿大仗要打舜的時候,舜便疾走逃離。
為何?
舜是為了使得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舜也不願揹負不孝罵名。
今曾參侍奉其父親,對他父親暴怒則聽之任之,對其下手不知輕重也不知道逃避,這使得曾參萬一身死,定然陷父於不義之地,這不是孝,反倒是不孝至極!
父皇被江充陷害於死地,若父皇不行反抗,任由先帝治罪,恐怕今日父皇已經死於非命,反而是陷先帝於不義。
我以為父親之舉非是不孝,反倒是至孝!
豈能有錯?”
至於什麼封賞不封賞任安,追究琅琊王隱匿罪人的罪過,劉進提都沒提。
時任太子的劉據什麼錯誤都沒有,反倒是至孝。
怎麼,劉進、任安等幫助太子盡孝豈能有錯?
這一番應對,如此絲滑,在主坐下坐的皇帝劉據看著劉進滿眼全是讚許。
眾儒生一時之間竟然愣神了沒想到劉進竟然用孔子之言應對孔子之言,竟然硬生生將在眾人看來實屬大不孝的行為被劉進扭轉為至孝,且應對毫無破綻,屬實令眾人沒想到。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