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忍無可忍,為求自保,不得不奮起反抗。抓捕江充,並向甘泉宮先帝請罪。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然請罪之人竟不得進甘泉宮面見先帝。
朕生疑慮,不得已而為之,控制長安。
後朕已知曉先帝無事,方與建章宮負荊請罪與先帝。
虧得任安奉朕之節杖,協助朕控制長安。
否則先帝與朕定兵戎相見。
先朕子弄父兵,終究鑄下大錯。
任安代朕受過,被先帝治罪。
朕嫡長子琅琊王劉進聰敏,令任安假死託生,隱姓埋名。
任安四載不得見世,今日方見天日。
朕以為有功之人當賞,諸位以為如何!”
劉據話音剛落,一治《公羊》的五經博士立即起身,躬身向劉據道:“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陛下為求自保,子弄父兵,陛下已受先帝之罰,過錯不必再追究,但終究是陛下錯了。
臣以為,非但不可封賞任安,琅琊王隱匿罪人,亦當罰之!”
僅此一語,此五經博士便劍指劉進,甚至隱約指向劉據,其所思所慮便是如此的明目張膽了!
被五經博士這麼一懟,劉據面色難看,死死的盯著那五經博士,將此人的印在心裡。
此言一出,其暗自含義便是皇帝劉據做兒子的,反叛自己的父親,子弄父兵,是為不孝。
在基本國策便是“以孝治天下”的大漢,皇帝頭上帶著一頂不孝的帽子,那後果之嚴重,不必多說,所有人都清楚。
然,春秋戰國重禮義,輕生死的風氣殘餘依舊強烈,更遑論講究大復仇的公羊派,更是如此。
因此此人對劉進的仇視十分坦然,順便給劉據扣上個不孝的帽子,實屬摟草打兔子,順手為之,其新任皇帝有這麼個帽子帶著,以後儒生想要搞一些與皇帝相違背的言論,用此來應對皇帝的反對,那真的是對劉據降維打擊了。
且這儒生其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準備以死來激勵儒學後輩繼續奮力維護儒家在大漢的主導地位。
劉進聽此,知曉若不反擊一下,恐怕是不行了。
當即起身道:“博士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