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孫義正自己卻不這麼想,他表情激動面色發紅,看上去十分亢奮。
“陛下,老道覺得,我去瀛洲還是有點用處的。”孫義正侃侃而談道:“老道去了可以建道觀,以清靜無為而安人心。若是那些當地的土人願意信老道,老道豈不是功德無量。”
朱載坖眉頭一挑,這孫老道很有想法啊。道門向來清靜無為,肯主動傳道的道士並不多。但現在西方的弗朗機人,都跟著殖民者滿世界的亂躥,到了一地除了搶東西,還給當地人洗腦,這就是文化擴張啊。
如果讓孫老道去瀛洲傳道,那豈不是給當地人灌輸了我中華文化?至少他們那邊的什麼萬物有靈,不如道門傳說活靈活現更加系統。
“孫真人,你既然是認真的,那朕可以準你前往。”朱載坖點點頭道:“不過,你若傳道之時,有些事情不可不注意。”
“陛下儘管吩咐,老道一定謹記在心。”孫老道現在積極的很,看著朱載坖,等他發話。
朱載坖笑道:“孫真人如今也已經是道門真人,朕可再封你為長青道主。只是你這道主可不好當,要負起傳道之責。凡是我大明海外所有的土地,你便要有傳道於化外之民的責任。道門向來不好主動傳道,你這一脈要在海外積極一些才是。”
孫義正大喜,長青道主,這等於是陛下封他為一脈道祖。那是什麼概念,那是和正一張道陵、全真王重陽同一地位的。
“老道明白,我這一脈從今日起,便是長青道。”孫義正老道心中激動不已。
“你若有徒弟,便派去海外四島。若無徒弟,便去瀛洲收幾個。”朱載坖點點頭道:“要找自律之人,莫要壞了長青道的門風。”
孫義正立時肅穆道:“今得陛下金口親封,老道要從自身做起了。”
朱載坖對於孫義正老道的態度,很是讚賞。當即便命人擬旨,對孫老道進行封賞,將此事明發邸報,並刊登於大明報上。
說起來,孫義正這兩年,也收了不少徒弟。只不過朱載坖登基後,並不寵通道士,孫老道的這些徒弟,也沒養成嬌縱的習氣。也幸好如此,否則他還真怕其中出現一兩個不屑之徒,那就壞了大事。
朱載坖到了碼頭上,他看著港口中眾多巨大的船隻,不由得感嘆。自己這是第幾次來送人了,每一次都是一場遠行,都是對於大明來說意義重大之事。
王崇古也已經到了碼頭,與張元德一同迎駕。
朱載坖讓兩人免禮,叮囑道:“朕這已是第二次來送元德,希望你能一路平安,早日到達瀛洲,宣揚我大明威嚴。還是王卿,你也一樣,朕對你們都報有厚望。大明未來幾百年的興旺,全在你們能做到哪一步。弗朗機人雖然航海晚於鄭公公的時期,可是比我大明探索的更多。他們這些人,做事不擇手段,更不學儒學沒有信義之說。你們若與弗朗機人打交道,可要多個心眼,該處置之時更要毫不留情。”
張元德還沒什麼,他本就與弗朗機人打過交道。而王崇古並不一樣,聽到朱載坖說要毫不留情,不由得心中一顫。但一想到,這些弗朗機人並不讀儒學,便明白這些傢伙沒有什麼道德約束。
“臣等必戮力同心,為我大明開拓萬世基業!”張元德與王崇古齊聲道。
“不錯,你們莫要做守成之臣,朕也不算一個守成之君。我們君臣,便要為大明開一個萬世基業出來,讓全天下都要尊重我大明的聲音。”朱載坖哈哈大笑道。
王崇古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躬身道:“臣明白了,陛下登基以來的所做所為,都不是守成之君所能為。臣必竭盡全力,以為陛下馬前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