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再打下去,最後只怕會步了鄭氏的後塵。父子兩人從一年的躊躇志滿,到如今的彷徨無助,其間的心路歷程真是難以明狀。
父子兩人對坐,卻都是一臉的憔悴之色。
“父親,我們如今已經沒了與明軍再戰之力。”莽應裡灰頹喪道:“明軍實力之強,遠超我等的想象。原本只以為明國不會與我洞烏有一決死戰之心,卻沒想到,明國會如此不惜代價。不如,我們派出使者與明軍談判,向其歸順稱臣。明國有了面子,或者就不會對我們洞烏窮追猛打。”
“你說的有些道理,若是他們不答應的話,我洞烏再與其死戰也不遲。”莽應龍英雄一世,到頭來面對大明這等龐大的國家,還是深感無力,“終有一日,我洞烏要與明國再戰一場,以雪今日之恥!”
兩人商定之後,便派出使者去戚繼光的軍中。
戚繼光接見了洞烏來使,雙方相對面談。
洞烏來使名為烏思莫,向來以能言善辯稱道。
面對戚繼,烏思莫道:“將軍興兵於我洞烏,實為不義之師。今我王有罷兵之意,還望將軍考慮。”
戚繼光冷冷的看了烏思莫一眼道:“誰先興兵,回去問你家大王莽應龍。是不是不義之師,也不是你有資格判定之事。你若無事,便自行回去。來我軍中,難道只為了佔些口舌便宜?”
烏思莫哈哈一笑,“戚將軍誤會,我這次來,便是要與戚將軍商談雙方罷兵之事。再戰下去,對大明,對我洞烏,都不是好事。明軍離家鏖戰經年,而我洞烏也民生凋蔽,根本是一損俱損之事,得不償失啊。”
戚繼光卻微微搖頭道:“這倒不是問題,我大明國中繁榮,一個不聽話的藩國而已,這場仗還打得起。”
烏思莫啞然,這還談個啥?大明確實牛叉,但是不談又不行,這是大王的命令。
“將軍莫要帶有怨氣。”烏思莫道:“我家大王說了,為平息天朝之怒火,願以現在兩軍所佔之地為界。也就是說,明軍所佔之地,都屬大明領土。除此之外,我家大王還願向天朝稱臣納貢,願永為臣屬,以示恭順之意。如何?”
對於這烏思莫所提出的條件,戚繼光毫不動心。若是以前,這等談判必是文官主持,或許會考慮。但是現在是戚繼光,他是武將,看得是戰局。眼看著洞烏已經丟掉了大半江山,被明軍三面包圍。這等情形之下,若是撤軍不戰,那才不甘心。
更何況,是戰是和也不是戚繼光能說了算的。朱載坖早就給了戚繼光旨意,這洞烏是必須要滅掉的。
“洞烏向有不臣之心,原為我大明一處宣慰使司而已,誰準而等自立一國的?數十年坐大,還想倒攻大明其餘宣慰使司,實為可惡。如今戰局不利,便想要稱臣歸順。不過是反叛而已,還想偏安一隅繼續自立一國,天下豈有如此便宜之事。”戚繼光不屑的道:“回去告訴莽應龍,若無當初貪心之因,豈有今日覆滅之果?爾等信佛,當知因果。”
戚繼光的話,對於烏思莫來說,不啻於當頭棒喝。只是這打擊太大,讓他一時顯得失魂落魄。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