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寰不知道的是,這些告示送入順化城中之後,大多被安南將官們收走。
但越是這樣,便越是會有人留下一些。安南向來使用漢字,軍中能看懂的人也是有的。很短的時間之內,告示的內容便在安南軍中傳開。
這些安南兵,絕大多數都是被抓丁抓來的。對於鄭檢的忠誠度並不高,甚至有的人對於鄭檢還抱著仇視的態度。
就在明軍在順化城外,與安南軍對峙的第十三天,順化城中出了亂子。
起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一名安南兵,在城中吃了一頓霸王餐。這名安南兵吃了霸王餐,被掌櫃派人抓了起來,給綁到了店外示眾。這家酒樓的東家,還是鄭氏朝中的一位大臣。大臣親自趕到酒樓,還抽了這安南兵一頓鞭子。
本來這名安南兵不佔道理,被人抓住示眾也就忍了。可是那大臣抽鞭子的時候,被其幾名認識的安南兵看到。同袍被打,還是朝臣親自動的手,立時便有不服的安南兵上前理論。
我等奉命保護你們,你們卻如此羞辱我們。殺人不過頭點地,你將人綁了示眾不算,還要當街鞭打,這個就太過分了。
但那大臣怎麼會放下架子聽一個小兵的道理,當場便要抓人。這下子捅了大摟子,幾名安南兵暴怒之下,將大臣暴揍一頓,酒樓也被打砸。為逃軍法處置,回營扇動同袍暴亂。數十萬安南軍,旦夕之間炸了營。
原本還算安寧的順化城,立時亂成了一團。暴亂的兵丁四下裡殺人放火,強搶婦人財物,根本無法遏制。
鄭檢得到訊息,立刻派自己的精銳前去彈壓。若是不管還好,這一彈壓便發生了衝突,兩邊打成了一團。更有許多暴亂的軍兵想起了明軍的告示,便叫囂著殺到了鄭氏的宮外。
鄭檢看到大勢已去,已經是窮途末路。又想起兒子鄭檜慘死,心中絕望之餘,在宮中燃起大火以身投之。
他這裡死了不要緊,那些安南兵更是肆無忌憚,便將鄭氏族人全部殺掉,好去明軍那裡領賞。
顧寰在順化城外都是懵的,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安南鄭氏就這麼徹底亡了。
訊息傳回到北京城,朱載坖都覺得很是無語。鄭氏雖然開始有些野心,但是治國治軍都還是有點手段的。可是一旦失勢,就落得了如此悽慘下場。
顧寰拿下順化,便遣散了數量眾多的安南軍,只挑選了部分精銳作為僕從軍。而後再不耽誤,直接揮軍南下,橫掃了占城真臘諸地。
一直到了吳哥城,與胡宗憲部的明軍會師,而後更是北上收復寮國軍民宣慰使司。
到了這個時候,大明的疆土已經連通了從廣西到達滿剌甲的陸路。而洞烏雖然之前顯得疆土廣大,現今卻只剩了撣部、勃固與緬甸司。這三處地界與大明相比,不過是一省之地而已。
即使是這樣,還被顧寰、胡宗憲、戚繼光諸人所領的明軍三面包圍。
得知自己二十餘年打來下的江山丟失大半,莽應龍整個人一下子便沒了精氣神。他慌亂之餘,立時召兒子莽應裡撤回洞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