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5章 鎮令 (1 / 2)

雖然這一次朝會並沒能決定士紳納稅,但是也在朝臣與宗室之間埋下了一顆釘子。

這件事既然已經提過不一隻一次,將來便會再次提起。

朱載坖想了想,將田義叫了過來,叮囑他將朝堂上的事情,透過手下人員都散佈出去。

很快,京城之中便有了朝廷要徵收士紳賦稅的傳聞,更有宗室親王與朝廷重臣大打出手的傳說。

原本被大家關注的,宗室減俸之事,反而沒什麼人注意了。那件事因為最後宗室吃了虧,反而被民間百姓所同情。

京城百姓,對於宗室減俸的事並無感覺。反而是誰都知道,天下士紳免稅免徭役。如此優待,才有無數的人去爭奪功名,才讓人更加羨慕和嫉妒。

因此,也最容易被人所攻擊。哪怕是一向有些清正廉潔之名的清官,在這傳聞之中,也是家中被投獻田產無數,沾了大明許多便宜。

不過這都是小事,官員們才不會將百姓傳言當回事。只要大家自己不互相捅破,又有誰能動得了他們這一塊的利益?

京城的傳言雖然瘋傳了一陣,但大多數的百姓都是看個熱鬧,或者酸酸的說兩句風涼話。

朱載坖得知市井傳言的效果不大,便對投獻之事加深了了解。這才知道,對於那些將田產投獻到士紳名下的百姓來說,交的租子可比官府的賦稅和徭役合算。官員收了租子,百姓不用交稅,正是互惠互利之事。

明白了其中的這些關係,朱載坖便對自己有了一個檢討。看來百姓投獻士紳之事,並不是偷漏稅如此簡單,而是其中有漏洞可鑽,也有利益關聯。要打破這種現象,只能是破壞其規則。

之前朱載坖太想當然了,只是想著讓宗室與大臣們互鬥,互相掀桌抖落出對方的醜事。但實際上,如果兩邊有所妥協,這兩件事便一樣也辦不成。如果不是嘉靖有私心,想從其中撈銀子,只怕宗室減俸都不可能。

而且宗室減俸是實實在在的對朝廷有好處,至少朝廷每年的結餘,不再是那可憐的仨瓜倆棗,邊鎮將士的欠餉也能還上一些。

吸取了這一次的教訓,朱載坖便沒再在此事上推動什麼。心急是不行的,要破壞掉士紳與投獻百姓之間的關係結構才好。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有兩種辦法。

一個是有大量的土地,另一個就是有高產作物。

只要百姓不再將官府的稅收當成相當大的負擔,又有誰願意投獻自己的田地到他人名下?

為此,朱載坖又請來了高拱,專門給自己講投獻的關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