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景王與顧承光書信來往頻繁之時,朱載坖這邊也收到了複製的寶般圖紙與海圖。
對於這些東西,朱載坖是極其重視的。這可是中華歷代航海資料之大成,只是後來被滿清的乾隆一把火給燒乾淨了。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者是出於統治需要,徹底打掉漢人的驕傲,使之自卑而有奴性。
等到朱載坖看到寶船的圖紙,還有航海圖之後,用震驚兩字都不足以形容。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圖中竟是一幅全球地圖,標註了南北美洲、非洲、澳洲。甚至北美的位置,還寫著‘此地土人膚色黑紅,頭腰皆披鳥羽,亦有食人之習也’與朱載坖所知道的印地安人完全一致。
這都是假的吧?朱載坖根本就不相信,可是這些東西就實實在在的擺在他的面前,不會揉揉眼就消失掉。
既然沒有消失,那就是真的,朱載坖對於後世那個康乾盛世就呵呵了。我大清為了穩固統治,將漢人所有值得驕傲的文明記錄都給毀去,甚至在史書之中將過錯都推到了大明君臣身上。既然你們找不到值得驕傲的東西,便只有乖乖的做奴才,只有卑躬屈膝的被統治。
朱載坖隨意的拿起一本筆記翻看,便又有十分震憾的收穫。
“東晉張衡曾言,‘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實為至理也。其後所述,‘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則大謬矣。吾隨三寶太監至東西兩洋,往來縱橫於海上,始知大地如渾圓一卵,間或海陸。所謂天圓地方者,天如一圓形殼膜,地則絡以經緯。上為北極,下為南極,皆呵氣成冰至寒之地也。尋之,未見兩仙翁……”
這不知道是誰,並不出名的一個人,寫下了這本筆記。由其文字可知,當年鄭和不只下西洋,還下過東洋,又或者根本就是環球航行。每次航海動輒兩三年始歸,如果只下西洋,那是多慢的船才行?
朱載坖既是扼腕,又是感嘆。擁有如此燦爛耀眼的文明,但後世子孫卻被列強欺凌,領土幾乎被瓜分。這讓整個民族帶了一份沉重的自卑,居然有人極度媚外,以為外國更加文明,空氣更加甜美自由。
而這些事情的引子,都是從大明沒落而開始的。若要改變這個結局,便只能撥亂反正,讓這大明繼續輝煌下去!甚至走進一條變革的快車道,使得大明真正變成四方來賀開放發達的國度。
這些資料之中,居然還有鄭和手書。朱載坖拿起,便看到是一篇叫《天妃之神靈應記》的碑記,應是鄭和自己所寫。
其中有一段話,更是能讓朱載坖體會到永樂年間大明君臣的自信。“……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
這段話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捨我其誰的風範。與漢代陳湯所說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樣,都是國力極勝才有的自信。
而這也不是虛言,鄭和可是真的這麼做過。錫蘭國王曾覬覦鄭和船隊的財富,出兵五萬劫了船隊的貨船。結果被鄭和趁夜派兵攻破王城活捉,在船上囚禁了兩年帶回大明獻於永樂大帝,後被放歸。
即使大清在編明史之時極力給明朝抹黑,也不得不在史書中承認明成祖朱棣‘遠邁漢唐’‘蓋兼漢、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並也。’。
看到這些文字與圖紙還有一張張的地圖、海圖實物,朱載坖不但胸中極是驕傲,更是有種揭開了歷史真相的感覺。
這些不只是資料,更是中華的自尊、自信與自豪。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