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百姓還在振奮高呼,先時分明還在猶豫不決沉默不言的人群,轉眼竟會願意為之肝腦塗地。連笙在那一絲異樣之感以外,又不覺也一併生出諸多慷慨豪情來。
除去古稀婦孺,幾乎所有青壯男子全站了出來,守著,只待長恭一聲令下。
長恭振臂一揮,高聲下令——眼下朝廷兵馬礙於瘟疫,定然不敢冒險進攻,兗陽百姓被困城中,便先要撲火救火。兗陽城不可廢棄,必須盡快遏制火勢蔓延。
一呼百應,鐘鼓樓前志士迅速分作四隊,以鐘鼓樓為心,向四方擴散。
四方大火卷著房屋樹木,燒紅了半邊天,近的尚且還有撲救的可能,遠的卻已呈淪陷之勢。箭雨猶在帶火射入城中,接連不絕,往往才滅下去的大火,只遭帶火羽箭一點,便又死灰複燃。
長恭立於鐘鼓樓上,卻只默默瞧著,等著。
他在等,等一個訊號,能教他判斷是否應當反攻的訊號。
城中大火仍然肆虐,燒得滿城皆是畢剝作響,彷彿燒不完的城池。眾人面上毫不掩飾的焦急之色,亦都在翹首以待。長恭人在高處,自然看得更清楚些,煎熬了半個時辰過後,卻就見那火勢竟然漸而小了下去。
清晰可見地小了下去。
只因朝廷軍的羽箭停了。
長恭但見此事,迅速便派出一隊人馬,快馬加鞭去往城樓上查探情況。那隊人馬跑出去片刻後回來,然而馬兒都還未曾奔近,就已先行一步聽到他們的歡呼之聲:“是衛家軍!衛家軍來了!城外是衛家軍來了!”
大喜過望的歡呼之聲。
鐘鼓樓前竟然爆發熱烈鼓掌。
單庭昀率一萬兵馬殺向兗陽城,長恭則親率城中志勇之士殺出城外接應。
封鎖兗陽城的朝廷軍,突遇兩面夾擊,迅速不敵,丟盔卸甲倉皇鼠竄。衛家軍與兗陽百姓大敗朝廷兵馬,衛家軍終於順理成章,佔下兗陽。
相傳衛家軍入主兗陽城時,兗陽城中百姓竟然夾道歡迎。傳言出去,只教齊境上下匪夷所思。而後衛家軍以兗陽府為據,半月之後,迅速便攻佔了整個兗州。
兗州一役,戰局急轉。
因自兗州以後,豫王軍與衛家軍的口碑便再不一樣了。
過去將兩支兵馬看作叛軍對待的,而今竟無人再提。人人皆道的是,豫王麾下有神兵神將相助,更有觀音大士,下界普渡眾生,就下在衛家軍軍中。加之當初益州百姓傳言紛紛,只說豫王成事乃是天意,是故經此一役,豫王與長恭竟是所向披靡。
二人以襄州兗州為據,迅速攻佔周圍小州,一年多的光景,竟收複了齊境半壁河山。
建元四年秋,衛家軍攻下江州,江州故裡,長恭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