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恍若鬼魂的幽怨之言,散音代表的就是嵇康的聲音,散音和泛音的結合,猶如人與鬼之間的交談。
尤其是從“鬼訴”就開始的泛音,從三絃七徽一直上行到三絃二徽,然後在“呼天”這一段的後半段從二絃二徽一直一路下行到二絃十三徽外的暗徽,這種在一條弦上的泛音的用法,在琴曲中並不多見,在這首琴曲中確是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了鬼魂越來越悽厲的控訴聲,讓人既驚悸又愴然。
但一切的風雨總會過去,一夜的風雨交加,一夜的與鬼對話,東方露白,黑暗散去,高亢的雄雞鳴叫響徹天地,鬼魂漸漸散了身形。
琴曲行至末尾,還有最後一個難點。
最後一段中有五下“撮”。
“撮”是一個雙音彈法,分小撮和大撮。小撮為被彈兩弦之間隔一或根兩根弦,勾挑並作;大撮為被彈兩弦之間隔三根或四根弦,勾託並作。不管是小撮還是大撮,出音都要齊。
韓昭與徐正沅保險起見,彈的是小撮。
兩人右手兩指同時往相反方向撥弦,發出低沉的和絃聲,形象地表現出了“擊鼓”的擬聲,一聲聲沉悶的鼓聲回響在整個會場。
嵇康擊鼓請做官的朋友王伯林升堂,告訴他自己昨晚的見聞,請他發掘伶官的遺骸,好好地遷葬。這也就是《西麓堂琴統》所說的“明發,語伯林,掘得遺骸葬之”的意思。
至此,琴曲結束。
直到兩位選手起身謝禮,觀眾們才從幽冥之曲中恍然回神,頓時,掌聲如潮。
……
第三組的選手已整裝待發了。
終於出來的女選手讓觀眾們爆發了極大的熱情。
第三組選手,李崇思,謝清靈。
李崇思一身青色深衣,風度翩翩,儒雅持重。
謝清靈姿態嫻雅,若若大方,頗有一股林下之風,淺綠的上襦,石青色的下裙,卻是一條水紅的絹帶系在盈盈一握的腰肢上,清雅中更添幾分明豔。
兩人分別落座。琴桌的擺放卻與前一組不同,不是呈八字形而放,而是一前一後,謝清靈在前,李崇思在後,像個錯開的八字形。
全場的燈光暗下,獨獨一束燈光打在謝清靈身上,恍若姑射神女,美豔不可方物。李崇思隱在黑暗中,恍若不存在。但此時所有人都已被美女吸引,自然也就暫時忘了另一位琴師的存在。
“錚~”
第三組的演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