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琴道什麼意思> 第九十二章 《孤館遇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孤館遇神》 (1 / 2)

燈光再度亮起,全場掌聲雷動,久久不息,直到第一組選手躬身行禮後退場,直到燈光再度熄滅。

第二組選手韓昭、徐正沅上場了。

燈光幽暗,琴聲幽眇,隱於暗處的琴師,惟有琴絃顫動,隱隱間,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刷”一道閃電劈過,慘白的光下,琴師端坐,微垂的臉,緊抿的唇,神色肅然,莫名地讓人心神俱悸,驚心動魄!

曲目——《孤館遇神》!

琴曲《孤館遇神》,相傳為嵇康所作,載自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汪芝編輯的《西麓堂琴統》。《西麓堂琴統》記載雲:嵇康夜鼓琴王伯林空館中,見八魅跽燈下,因叱之。對曰,某周時伶官,賜死於此,腐骨未化,願求遷轉,明發,語柏林,掘得遺骸葬之,夜夢八人羅拜而去。康神其事,乃託此弄。

《孤館遇神》全曲分十二段,分別是:無題、端坐、鬼見、怪風、雷電、喝鬼、鬼訴、鬼出、呼天、曙景、雞唱和擊鼓。

琴曲的第一段是引子,散音、按音相結合,以散為主,聲聲空濛低沉。

第二段的旋律漸漸由下準低音)部移到上準高音)部演奏,兩段泛音的加入給琴曲增添了些許的明亮色彩。

但是很快,進入第三段的琴曲又回到了下準部演奏,節奏由慢變快,氣氛無端就緊張了起來,似有未知的事物在黑暗裡蟄伏窺視,讓人不安。

接下來是很關鍵的第四段,獨奏並不多困難的地方對於合奏確是頗有難度,因為這一段就是三下拂、滾。無論是韓昭還是徐正沅,誰快一步或慢一步都會生成雜音,生生把聽眾從目前的氛圍中驚醒。

所以,這部分琴曲極為考驗兩位琴師的默契與配合度。

韓昭、徐正沅倆人皆不由得暗暗吸了口氣,昨晚他們被這部分的合奏折磨了很久,剛開始總是合不上,不是韓昭快了,就是徐正沅慢了,到最後好不容易勉強合上,卻還是要看運氣,畢竟磨合時間真的太短了。第二天就要比賽,他們自然也不可能犯過度練習導致明天不能以最佳狀態上場這種低階的錯誤。

所以,對於這一部分,韓昭、徐正沅的精神高度緊繃,額頭滲出了細細的汗。

首先,右手食指從一弦拂到七絃,要音節琅然,由弱到強,運指軌跡呈弧狀,弧弓朝右,很好,兩人的琴音完美重合,接下來,右手名指從七絃滾到一弦,啊,不知該說是韓昭慢了還是徐正沅快了,總之流暢的琴曲出了一個不和諧音,幸好兩人臨危不懼,很快就調整好了節奏與速度,琴曲一如既往的和諧動聽,引人沉醉。

其實一般的聽眾還真沒聽出來這麼一個小瑕疵,但是評委可不是一般聽眾,這個失誤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就是其他的十強選手也是無一意外都注意到了這個小失誤,再微小的錯誤,在這場比賽裡,都是致命的。

韓昭、徐正沅展現了強大的心性,並沒有被這個失誤影響接下來的發揮,最後一個拂完美完成,兩人的右手食指從一弦拂到七絃,猶如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流暢,看不出一點之前失誤的陰影。

……

第六段同樣是一個挑戰,三下“重彈”,韓昭、徐正沅中、食二指如重錘擊中一、二絃,同時發出大二度的不和諧聲,猶如嵇康的厲聲叱喝,然後韓昭、徐正沅用中指“推出”古琴上最粗的一弦,發出“嗡嗡”的沉重震蕩聲,如同叱喝在空屋中回響之聲。

隨後,韓昭、徐正沅迅疾地在五絃、六絃的十徽處彈出幾個清亮的泛音。暗處的鬼影終是現了身,跪拜在嵇康面前。

……

琴聲嗚咽,如泣如訴,彷彿就是鬼魂的怨訴,伶官被賜死於此,屍骨尚存,現在,鬼魂請求嵇康替他遷葬。

“鬼出”和“呼天”兩段,都是散音和泛音的結合,尤以泛音為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