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明朝小侯爺百度百科> 第1036章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36章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2 / 2)

普通的官員可能還感受不深,但是內閣和戶部卻是感受最深的,以前的戶部尚書恨不得一個銅板能掰成兩半用。

所以楊廷和也就放下了那一絲埋怨,感慨道:“自正統以來,國力日下,及至我朝,國庫已經捉襟見肘!這些年來有志之士也曾提出過開海的設想,只是一直都不受重視,加之阻力重重,所以朝廷一直延續祖訓,施行禁海之策!”

“沒想到張提督竟然有如此魄力和遠見,一力堅持開海。當初老夫還曾對張提督有過偏見,就連老夫也沒想到開海的稅收竟然如此可觀!”

“這直接改變了戶部捉襟見肘的困境!有了這八十萬兩銀子,朝廷就好過多了,該修的水利也該修了,邊軍的器械也可以補足了!唉,這一切都是張提督的功勞!”

張知節也沒想到竟然楊廷和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怔了怔也就釋然了,楊廷和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那是這個時代所賦予他的侷限,實質上他還是一個有抱負的好官。

張知節笑道:“不敢居功,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都是本督該做的!”

這種功勞不像是開疆擴土那樣容易被頌揚,因為這種功勞總有種看得著摸不著的感覺,但是楊廷和卻能深深的感受到,這種功勞尤甚於開疆擴土!

不過,張知節畢竟改變了大明一百多年以來財政窘迫的局面,所以這功績不會被後人遺忘。

這時的楊廷和更關注另一個問題,這八十萬兩稅銀只是今年能有這麼多,還是每年都會有這麼多?

楊廷和沉吟道:“張提督,朝廷初次開海,短短幾個月就有八十萬兩的稅銀,那明年呢?會不會?”

張知節笑道:“八十萬兩其實並不算多,如今出海的只是沿海原本就走私的豪族,江南還有很多豪族巨賈想要出海卻沒有海船!所以明後兩年稅銀還會持續增長,就是增長個一兩倍也不稀奇!”

楊廷和聽了倒吸一口涼氣,八十萬兩銀子已經讓內閣和戶部驚喜不已了,沒想到這竟然只是一個小數目!

震驚之後的楊廷和有些火熱又有些憂慮道:“稅銀大幅增長倒是好事,只是人心趨利,若是越來越多的人出海,那誰還有心農耕啊!”

張知節笑道:“楊閣老多慮了,海外又不是真的有金山銀山!出海貿易的人多了,貨物的價值自然就降下來了,再加上出海不宜,慢慢的自然就穩定下來了!”

楊廷和一聽覺得也對,自己也剛剛也是太震驚了,沒想這麼多!楊廷和笑道:“這老夫就放心了,不管怎麼說,張提督此次開海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張提督一路辛苦,老夫就不打擾了。”

關於夏皇後的結局後面會有後續

(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