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內知道,自己回京後,便是這些老臣們歸裡還鄉時,可是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更何況這位胡大人難得識趣一回,所提的諫言也是他心知所喜。
可是聖旨到了琅王那裡,卻還是不鹹不淡地婉拒,甚至連腿疾複發,不良於行的藉口都用上了。
琅王這般的傲橫無禮,可是這些個重臣卻再也沒有橫眉立目諫言挑刺的。
事實上,那場宮變以後,江東雖然變得暖陽燦爛,到處鳥語花香,可諸位大臣們卻再無心思遊山玩水,在巨石樓臺處留下自己的墨寶。
他們便是三五個相熟湊成一堆,拿出了琅王的生平履歷,用著當年科舉應試的勁頭兒校對,加之這裡面還有些老臣帶著妻眷的,便是費神去想皇帝的那位表姐何時出宮嫁入的江東。
這麼細細一算,諸位大人們腦門的白毛汗便是白雨跳珠,密密層層。
這琅王……搞不好竟然是萬歲爺的親子!
這麼一想,再會想去一望萬歲對琅王的種種偏頗,便皆是透著一股子的不尋常。
而他們這幫子三番五次直諫琅王的老臣子們,簡直是從裡到外透著不識時務,皇帝竟然能忍而不發,也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曠世明君了!
想到這,那些個最擅長落井下石的,真是個個都是懊悔得想要躺在被窩裡哭著叫聲娘。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想到一點,那就是如今大皇子被廢儲,二皇子被囚禁,三皇子又是個賣字畫的,剩下的皇子們不是母族羸弱,不堪扶正,便是尚且年幼,這以後的皇位該是何人繼承?
有那想得長遠的,從大皇子當初與琅王對立因而被廢,一直想到現如今皇帝親下江東的態度,心內一緊——這琅王竟是搞不好得以回歸正位,繼承王之大統啊!
當然,這種說法也是被其他的臣子駁斥,只說這琅王就算是皇帝的親生兒子,但是畢竟是非婚生子,而且還歸入到了江東王楚歸農的名下,這般不夠名正言順,萬歲如何認得?
這一時間,便有些眾說紛紜,但是有一點,眾人是心知肚明的。楚邪這位流落在外的皇子龍孫,當真是招惹不得,若是再不識相地處處找茬,相信如今被揭了遮羞布的萬歲是決計不會善罷甘休!
萬歲爺在臨行前,決定再次來一次家宴,要與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孫女再歡聚一場。
可是這場名不正言不順的家宴,卻還夾帶著楚歸禾一家子。
瓊娘看完今晚列席的名單,心內便是長長嘆了口氣,皇帝這是要楚歸禾來勸服楚王認祖歸宗啊!
既然今日的家宴如此的難熬。瓊娘決定幹脆吃炙烤好了。肉切大塊,魚作薄片。
一則不用圍坐一桌,三五成席,不用面面相覷。
二則,小炭爐大鐵盤一架上,話若說得太多,那肉便糊在鐵盤上,大家若是無話可說,手上卻可以忙碌些,挑挑揀揀,翻面兒刷油,倒是能避免著冷場的尷尬。
只是她這般的良苦用心,還希望列席的諸位爺們兒都要領情上道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