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0.紙上談兵 (1 / 3)

這日傍晚,一行人便到信宜。

信宜和茂名都是高州境內的縣城,離著主府高州城並不遠,只有不到百里路程,呈三角分佈。

趙與珞率著五千剛字軍已經率先趕到信宜,趙洞庭到時,他和東河裡等人都在城外恭迎。

趙洞庭為什麼特意將天閒軍安置在信宜,做機動之用,自然是有安排的。

軍中火器,他也大幅度偏頗於天閒軍。

這是因為現在南宋十五軍中,嚴格來說,只有天閒軍、天雄軍和天勇軍是他的嫡系部隊。

而天雄軍和天勇軍前身是文天祥的興國軍,現在仍是由他統帥,趙洞庭也就只有天閒軍可用。

天閒軍的前身是神丐軍,論忠臣度,自然要高出那些降卒不少。在趙洞庭心裡,也比其餘投誠、勤王的軍馬要親近不少。

原本他最重用的是侍衛親軍和殿前司禁衛軍,可惜,廣西之戰,兩支軍馬卻是近乎全滅了。

現在的天魁軍和天罡軍中雖有侍衛親軍和殿前司的老卒,但更多的,是從各軍中安排過來的人,有投誠的匪寇,有民間的義軍,亦有廂軍和降卒。成份太雜,趙洞庭不敢將他們隨便帶在身邊,因為這支機動部隊勢必要掌控著極多的火器。

到信宜城內,趙洞庭當即命令趙大率兩百飛龍士卒攜帶兩百擲彈筒趕往岑溪。

元軍現在還在向廣西開進,到底作何部署還無從得知,他只能將軍隊鋪開。讓諸軍能夠互相援助。

趙大離開時,他囑咐趙大,讓趙大協助守岑溪和梧州,見機行事。

也就是說,元軍若是攻梧州,那他就帶兩百士卒和擲彈筒去幫助守梧州,元軍攻岑溪,那就守岑溪。如果元軍並分多路進攻的話,那他就自己看著辦。

不過按著趙洞庭的估計,元軍應該不會分太多路數進攻的。

他們本來就佔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分多路進攻攻城,那不是傻麼?

要知道,攻城可要比守城難得多,需要起碼多投入數倍的軍力。

如果元軍分多路攻城的話,那便等於是將他們本身的兵力優勢給消弭了。

縱然有五十萬大軍,齊攻有萬人駐紮的十多座城池,能攻得下幾座?

而趙大離開以後,趙洞庭就帶著剩餘的飛龍士卒和武鼎堂供奉在信宜安頓了下來。

除去柳弘屹的糧草應該還未運到偏遠的武黎、太平鎮等城以外,宋朝現在可以說已經是萬事俱備了。

夜裡,趙洞庭宣來秦寒還有東河裡、趙與珞在房間內議事。

屋中桌面上攤開的是廣西、廣南兩地的地圖。

不過這個年代的地圖自然不會太過詳細,只是標明大致山河走向和城池所在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