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月明星稀圖片> 第三章 武舉狀元(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武舉狀元(1) (1 / 2)

擂臺上。

羽翎的衣衫也被弄溼了,她滿身狼狽,正了正衣冠,從腰間取出她佩戴的青笛,怒氣衝衝的瞪著天僖:“我不允許你再碰我。既然你很扛揍,那就讓你試試我的厲害。”

天僖怯生生地瞧著羽翎,看樣子她是真的動怒了。

羽翎端起青笛,幽幽咽咽的吹了起來。笛聲清越孤寒,無處依憑,彷彿雪花飛空大地蒼茫。

天僖心中很是納悶,明明是比武過招,羽翎卻不許他近身,這是什麼道理?天僖更不懂音律,羽翎對他吹起笛子無異於對牛彈琴,不是說好比武來的麼,這吹笛又是幹甚麼?

天僖這般想著卻漸感心旌搖動,笛聲悠揚悅耳,他雖不懂音律,但這笛音好似有魔力一般傳入他耳中,透入到心中,勾搭著他的心載浮載沉隨波逐流。很快他就陷入笛音之中,沒有辦法再注意笛音外的世界。

“這麼小年紀就能駕馭巫祝秘術‘千青音’了,不愧為巫祝羽族的奇才啊。”洪武帝聽著悅耳笛音面有嘉許之色,他身邊那一眾名卿貴胄大部分人神色陶醉沉浸在樂音之中,只有少數有武學功底之人運氣內力凝神抵抗。

“千青音”是巫祝頂級秘術之一,是羽族與自然之神溝通的方式。小到招蜂引蝶,大到召喚飛禽走獸,皆可由一支笛子控制。“千青音”修煉到更高境界則能溝通人心,笛音彷彿一隻玉手撩撥人的心絃,透過與人心共鳴來實現控制他人,為己所用。傳說練至頂級者,可以讓自然為己所用,百花齊放,百鳥隨行,百獸俯首。不過千百年來鮮有人將“千青音”修煉至頂級,傳說創此音術之人正是用此神蹟創造了東夷山上的巫祝村。

能修得“千青音”之人必是天資卓越鍾靈毓秀之人才,此人若要與自然溝通,必有極高的天賦和音律造詣。若能將“千青音”修至高階,做到溝通自然並與人心和鳴,施音者不僅通徹人性還能掌控人心和情感,這樣的奇才可謂鳳毛麟角。

十幾年前聖戰之時,羽翎之母羽澄和羽貴妃羽澈這對姐妹曾以“千青音”禦敵,幾萬人的軍隊為這“千青音”所控而無法踏入巫祝聖域,並被笛音引致明軍埋伏圈中,僅靠羽澄和羽澈二人之力便影響了最終戰局。

然而這秘術“千青音”極耗精神,並且是一項很危險的秘術。此術不僅須以深厚內力和極專注的精神力作為根基,更需要心如止水不能受情感所控。倘若對手心志強大或內功修為艱深,則無法用音域控制;使用秘術的風險也很大,施術者很有可能受對方的感情影響與並之共鳴,則會遭到此術的反噬,急劇消耗精神,甚至為對方所控制。

此時武舉擂臺上的羽翎,年紀輕輕竟能駕馭“千青音”之神蹟,其天資與造詣已非尋常巫祝族人能望其項背,哪怕與歷代巫祝族長相比也能位列前茅。

羽翎的對手天僖毫無內力根基,又無情感波動,因此就算羽翎對“千青音”初窺門徑,也敢用御音之術調教這個呆和尚。

笛聲起初孤寂,如雪花飄於天地之間,落於高山絕頂。聽者感受到一股凜然的寒意,臺下觀眾有人抱緊雙臂,瑟瑟發抖,感到很是寒冷。天僖首當其衝,他雙眼迷茫面如寒霜,攥緊雙拳一動不動,彷彿一個人站在起了霜的大地,不勝寒意。

足下平地陡然升高,天僖彷彿站在絕高山峰之上。高處不勝寒,峰頂的寒冷讓天僖無法忍受。

越來越多的人抱緊身子蜷縮成一團,卻聽笛聲悠然一轉,寒意不再那般凜冽。

春陽漸暖,冰雪消融,春水順著懸崖峭壁潺潺而下,陽光在跳躍的流水中折射出燦然光彩。溪水一路奔行匯成河流,或急或緩,或直行或曲流。流水淙淙,路過山川,奔過平原,一路向東。

天僖面色稍緩,攥緊的雙拳鬆開了,皺緊的眉宇展開了,他被笛聲牽引,彷彿自己就是那淙淙流水,腳步輕緩,一步一步朝著擂臺東首走去。

他路過吹笛的羽翎,卻全然不見她的身影,只是翹首望著東方,雲層裂開,那裡有初升的暖陽。連擂臺下的人群竟也緩緩向東行去。

天僖幾乎穿越了整個擂臺,笛聲中的流水一路向東川流不息,他突然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天僖想從樂音中醒來,卻怎麼也掙扎不出。天僖腳步放緩,抬起,落下,又抬起,再落下,似是下定決心一般,不再向前行進。

那笛音乍然一轉,彷彿電閃雷鳴天降暴雨,河面升高,大有衝破河床,恣肆漫延之勢。少頃,幻象中江河浩蕩,勢不可擋,直要衝破堤壩,汪洋恣肆。

樂音旋律紛至沓來,天僖首音律所逼,無比艱難的抬起腿向前邁了兩步,最後閉上雙眼誦起佛經,靈臺暫得清明。於是他索性在擂臺邊上坐了下來。

這下無論羽翎如何催逼,都再難撼動天僖分毫。只見天僖從懷中拿出一個木魚,另一隻手持著木槌輕輕敲了起來。

篤、篤、篤……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天僖心中一片空明,神思不再追逐笛音,他不再隨波逐流,而似著一葉扁舟逆流而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