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筆趣閣>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南陽之行,三訪名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南陽之行,三訪名士 (3 / 3)

周分曹很不同意地道:“一曲《水調歌頭》,傳遍大江南北;一篇《嶽陽樓記》,坐鎮千裡洞庭,堪稱千古絕唱。這般文才胸懷,我服了。”

說著,起身一揖。

陳三郎慌忙還禮,心中竊喜:看來有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真仁者之言也,我輩讀書人,終生孜孜以求,不外如是。”

周分曹是真心賞識和佩服,若說以前的對子詩詞,還屬於才華範疇,那麼這篇文章出,就是個人志向情懷的直觀表達了。此種胸襟,直掃當今文壇士林的靡靡之風,發人深省。

再加上龍君邀請的神秘噱頭,毫不客氣地說,當下的陳三郎聲望突飛猛漲,幾乎能與寥寥幾位士林領袖級的人物相頡頏。

或者這般說有所誇張,畢竟陳三郎屬於新銳,年紀輕輕,缺乏底蘊沉澱;但也正因為年輕,前景更顯遠大。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三郎也不遮掩了:“分曹公,學生這趟前來拜訪,有事相求。”

周分曹目光灼灼地看著他,並不接話茬:“我曾經去過涇縣。”

陳三郎一聽,若有所思,但不言語,只聽他繼續說。

“涇河選地不錯,規建深遠。只是我有些不明白,你當下考得狀元,不日便要進京入翰林院了,何必一定要花費如此大的心思建立基業呢?”

周分曹最為不解的就是這裡,當官者,多難安寧,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升遷狀況發生,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去。當然,陳三郎打著建立家族基業的名義來做事,卻是名正言順。但凡飛黃騰達者,衣錦還鄉後,必定會將家族發揚光大。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古人鄉土觀念根深蒂固,若無家族,便如浮萍,根基膚淺。但家族的概念,並不單指具有血緣關系的人。這是個誤解,一個大家族包含許多層次,血親自是最核心的,除此之外,還有遠房,還有家生子,還有門客幕僚等等。

營造家族事業,無可厚非,問題在於陳三郎為此三番幾次來請周分曹,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人家周分曹好歹也是進士,功名擺在這,要一個進士替另一個進士管治家族事務,這不荒唐嗎?

更何況周分曹還是前輩名士,如此,陳三郎執意來請,絕非那麼簡單,而是另有所圖。

這就是周分曹想不明白的關節,按理說,陳三郎考了狀元,進京當官,安安分分就罷。到了這個份上還有別的心思,未免有點痴人說夢,想太多了。

陳三郎知道這趟來也不會輕易,狀元名頭管用與否,得因人而異,他略一沉吟,伸手拿出一卷黃絹來。

周分曹一看,眼眸一縮:“這是聖旨?”

陳三郎點點頭:“這是皇帝給我的密旨。”

聽到是密旨,周分曹自是不敢拿來看。他也不懷疑陳三郎會用這等事物來欺瞞自己,牽涉太大,可是誅九族之罪。

陳三郎緩緩道:“皇帝有令,我的任職不在京城。”

周分曹立刻想明白了,問道:“在哪裡?”

皇帝點狀元的訊息早傳開來,他自是知道陳三郎得到了皇帝賞識。如果說因此委以重任,倒也正常。

如斯,陳三郎得了重任,要出來尋找得力幫手輔助,結成班子,那也是名正言順的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