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筆趣閣> 第十八章 風起波惡,下筆落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風起波惡,下筆落墨 (2 / 3)

良久,忽而一聲嘆息,放下筆,雙手作揖,對著四周圍觀的人團團一揖,面有愧色地道:“難,太難了,秦某才氣疏落,竟無處落筆,真是慚愧面對各位的期盼。”

“唉……”

一片嘆息聲起,很快就有好友出言安慰,說不是秦羽書才華不行,而是分曹公的上聯太絕。

眾人當即附和,說道就算秦羽書對不上來,但有這一分勇氣,也足以感到驕傲了。

這就是圈子,文人士子的圈子。互相之間,慣於捧腳,哪管那腳是臭是髒,反正抱在懷裡,就是自家人。一吹一和,名氣升漲,何樂而不為?

“酸,酸不可聞;臭,臭不可耐!好對,絕世好對!”

突然間一把很不和諧的聲音響起,引得無數人矚目。

這是一個道士,很年輕的道士,梳著道髻,插一根樹杈子;身上的道袍髒兮兮的,不知多久沒洗過,粘著一層油膩,連袍子上的八卦圖案都顯得模糊不清。

但他的臉卻洗得非常幹淨,可惜眼睛嫌小了些,顯得無精打採。

寺廟裡出現個道士,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自古道釋不來往,各成門戶,成見極深。不管是寺廟裡頭來了道士,還是道觀上來了和尚,那就意味著彼此要幹架了。

這不,很快就有兩個青年和尚聞訊趕來,對著道士喝道:“你是哪裡來的野道士,竟敢來朝山寺撒野,快出去。”

兩百年前,夏禹王朝初立,有僧人自西域來,白馬馱經書,輾轉萬裡,入世傳道。

釋道大開方便之門,安撫眾生痛苦,講因果輪回,深得人心,不用五十年,九大州郡,許多地方都建起了寺院。

自開朝明武帝起,朝廷一直尊崇釋教,至於信奉逍遙世外的道教雖然土生土長,但漸漸已被釋教取代,在世俗間,影響力大不如前。

在和尚眼中,他們覺得自己比道士高上一個層次。道士不戒葷,還能娶老婆,懶散得很,算哪門子的教派?

兩個青年和尚毫不客氣,伸手就去推搡道士,要把他趕出去。不料推得臉都憋紅了,對方生根了似的,紋絲不動。

“妖道,你等著……”

和尚知道有些不妙,撇下一句狠話,撒腿就往後院跑,要去搬救兵。但不知怎麼回事,救兵遲遲不見人影。

“無趣得很。”

等了一會,年輕道士非常沒品地一聳肩,大搖大擺出寺院而去,轉眼不知去向。

“這個瘋道士。”

一名士子悻悻然罵道。

感覺被損了麵皮,秦羽書心情相當不好,不願再呆在寺裡,轉身就見到陳三郎站在那兒,臉上神情似笑非笑,一副看熱鬧的模樣,秦羽書更感憋屈,一股怨氣無處撒,叱道:“陳道遠,你連童生都考不得,也想來對對子嗎?人貴自知,少來丟人現眼了。”

無端挨訓,陳三郎不甘示弱:“秦前輩,你可是南陽學院的廩生,也沒見你對上呀。”

被戳到了痛處,秦羽書差點蹦跳起來,顧不得表面的禮儀,指著陳三郎開罵:“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還敢頂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