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北方的長安還有雪;而在南方涇縣,春風吹拂大地,已吹綠了高山和河流。
開春季節,耕種的大好時光,野外一片忙碌。
河神廟一帶的大片水田開始翻土灌水了,十多條健壯耕牛在人們的馭使之下,“哞哞”地叫著,拉著犁具幹活。
這些耕牛是在周何之的主持之下,花費高價購買來的,母多公少。這樣能透過交配,生下牛犢子來。
在農業社會裡頭,耕牛十分昂貴。某些時期,宰殺耕牛甚至屬於犯罪的行為,會被抓捕坐牢。
為了買到這些牛,周何之可是費了不少力氣。
現在,他站在坡地上,看著這一幅農忙景象,不由露出一抹笑容:各種事宜已漸漸上了正軌,蒸蒸向上,等陳三郎從京城歸來,他老周也算不辱使命。
忽而將視線放到後面的山林處,見一座道觀拔地而起,非常顯眼。
“逍遙觀!”
這是根據逍遙富道要求所建立起來的一座道觀。
道士要求不少,指手畫腳的,根據設計藍圖,周何之計算了下,發現造價不菲。當其時他心裡暗暗叫苦,很是頭疼。錢糧本就捉襟見肘,不甚夠用,再用這一筆銀子建造道觀,那麼其他幾項事務都得停滯住,沒錢搞了。
周何之小心翼翼地跟逍遙富道商議,問是否能縮減些道觀規模。道士橫他一眼,直接丟擲一包金銀來,非常有高人風範地道:“書生給地方本道建築道觀,我卻不願再花他的錢,欠下偌大人情,日後相見,抬不起頭,不好說話。”
見著金銀,老周眉開眼笑,一豎大拇指:“仙長高義。”
有錢好辦事,請了十多工人,一個月時間就將道觀建造起來了,又添置了各種家居擺設,供了神像,正式開張,接受百姓香火,居然還很是旺盛。
見狀,河神廟那邊的哼哈二將看著眼熱,忍不住到敖卿眉那邊訴苦。小龍女斥道:“公子安排,自有道理,輪不到爾等聒噪,安分守己即可。”
兩妖將沒法,悻悻然回到河底水潭下。
開耕播種,事關重大,陳王氏也帶著小翠華叔過來察看,見到農人們井井有條,積極性高,心中便歡喜。陳三郎已經說了,等山麓下的莊子造好,全家都搬遷住進裡面去。
黃昏時分,陳王氏帶著小翠返回縣城。
得得得!
忽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見著數騎人馬趕至。騎士揚手亮出一枚令牌,守城門的兵丁看到,趕緊肅立,讓他們騎馬馳騁進去。
陳王氏和小翠讓到一邊,婦人嘴裡說道:“這些是什麼人,怎如此跋扈?”
小翠道:“夫人,可能是府城來的人吧。”
陳王氏“哦”了聲,也就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