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不例外。
用麵粉和上水,攪成面團,揉好,放在盆中蓋上濕布,讓面團醒半個小時左右。趁著這個時間,就剛好可以準備春餅中夾的各種菜、肉以及醬料。
何田準備了兩種肉,一種,是煙燻的鮭魚肉,另一種,是上次去火山取硫磺時打到的那隻獐子。入冬之後如果能打到獵物,何田通常不會再醃製或是熏製。寒冬的室外就是天然的冰櫃,在獵物剛打到時趁著肉還溫熱切成塊,分別凍上,每次要吃時拿出一塊化凍就行了。
獐子肉本來是打算今晚和筍幹、白蘿蔔、花菇一起燉了吃的,已經解凍好了,現在何田把肉切成細絲,拌上一點鹽、糖、辣椒粉和土豆澱粉,醃一會兒,準備炒成肉絲。
她在鐵鍋裡放上一大塊豬油,油熱了之後先倒出一些放在一隻陶碗裡,然後炒熟獐子肉絲。
煙燻鮭魚肉是去年秋天做好的,片成薄薄的片,放上蒔蘿、和一點胡椒粒醃一會兒煙燻,魚肉現在是半透明的橙紅色,上面有象牙白的脂肪紋路。
除了這兩樣肉,何田還準備了焯熟的豆芽,切成細絲的蘿蔔幹和醃白菜。
這時面也醒好了。
何田取出面團,在案板上重新揉勻,切成十二個小段,讓易弦按成扁扁的,然後擀成餃子皮的大小。
到這裡,準備面團的程式還是和做餃子皮一樣的。
這之後,就不同了。
何田把剛才準備好的熱油端來,跟易弦一起勻勻地塗在擀好的麵皮兩面,再把它們一層一層齊齊地摞起來。
接下來,何田用擀麵杖把摞成厚厚一疊的麵皮擀了幾下,麵皮頓時大了一圈,再把這摞麵皮小心地翻過來,再擀幾下,反複這個過程幾次,當麵皮變得和陶盤一樣的大小時就擀好了。
這時的面皮薄得像片樹葉,麵皮之間塗的油讓它們不會粘在一起。
何田換了蒸鍋,在蒸籠裡放上籠布,把這疊春餅放在籠上,水開之後蒸上十幾分鐘,春餅就熟了。
取出面餅放在陶盤裡,用手指捏住一張餅的邊緣,輕輕揭起來,半透明的春餅薄如蟬翼,放在陶盤上,能清楚地看見盤子的顏色。
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熱騰騰的春餅裡放上肉絲,豆芽,蘿蔔絲和白菜絲,隨意搭配,味道各不相同。
春餅的味道很好,可是今晚用餐的氣氛卻很低。
易弦和何田都知道,分離的時候就要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漸漸的漸漸的,文裡的時間快要趕上現實了。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