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立即跑過去,埋頭在碗裡嗷嗚嗷嗚吃,幾下就吃完了,又用力舔了舔碗,碗底被它拱起來又落在地板上,叮當叮當地響。
何田怕小麥還太小,會被魚刺卡住,它現在也還不能光是吃肉,仔細回憶了很久當年奶奶是怎麼喂養小米的,找出一點雜糧磨成的面。
這些雜糧面磨好後炒過,是當幹糧吃的。
何田把陶鍋裡剩下的魚湯過濾,倒進一個小陶盆,和雜糧面攪拌好,加上一點酵母,揉成一個面團。
江鱈沒什麼腥味,又是新鮮魚,做出的湯很香,小麥早就聞到了香味,看到何田揉麵,它以為這又是給它吃的,坐在她腳邊等待著。
沒想到等了好一會兒,主人把陶盆放在爐臺邊上,站起來,叫它一起出去了。
出去!出去也好玩!今天早上看到的那個大家夥也好玩!
小麥跟在何田身後,甩著尾巴跑到林子裡。
林子裡就更好玩了!
對於一只幼犬來說,這裡就是遊樂場!
啊,大家夥也在這裡。
小麥見到大米,又嗚嗚低吠著去逗它,一會兒在它腳邊伏地汪汪叫兩聲,一會兒就跑到它頭邊跳來跳去,可是大米連何田都不理呢,對這新來的小家夥更是視若無睹,低著頭不停地啃嫩草和新長出來的小樹葉。
春天的林子對小麥來說是遊是豪華自助餐廳。
何田提著一隻小竹籃,在松樹下尋找松菌。
前幾天下過一場雨。
天氣暖和之後,松樹下常年累積的那些松針就會成為各種蘑菇出生的暖床。松針腐殖質充滿營養,在春雪融化之後,太陽照射,就會長出很多小蘑菇。
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灰黑色,像把合攏的小傘,傘柄長長的,另一種是白色小傘,不過傘面像是被狂風吹得倒翻過來,中心凹陷,傘柄胖乎乎的。
兩種蘑菇不論是炒菜、燉湯,各有千秋,都很美味。
何田更喜歡灰色蘑菇的口感,易弦更喜歡白色的,說口感像肥嫩的鮑魚。
何田帶小麥來,不光是為了省得它在家裡吵醒易弦,更是為了讓它盡快熟悉這片森林,還有,它得學著工作了。
何田採下的蘑菇放在小麥鼻子下讓它嗅嗅,拍拍它的小絨毛頭,“去找這些。”
小麥剛開始並不太明白主人讓它做什麼,把蘑菇咬得稀爛,但何田帶著它從一棵松樹下到另一棵松樹下,見到那些小傘一樣的東西就趕緊蹲下,開心地把它們採下來,拿給它看看,放進籃子裡。
這麼重複了兩三次,小麥就明白了。
它在松林中奔跑,金黃色的小尾巴高高背在背上,在松樹下找到了蘑菇就昂起小腦袋汪汪叫兩聲。
起初,它還試著要幫主人把這些小傘給刨出來,但被主人趕快給制止了,之後它就明白了,主人只要它幫忙找,不需要它刨出來。
何田採蘑菇用的是一把竹剪刀。一條堅韌的竹子兩端削成薄而鋒利的剪刃,然後在火上烘烤,彎曲成u型,一捏中間,就能剪斷蘑菇柔嫩的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