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吏部的所有官吏皆是哭喪著臉,有人與陳群道:“大人,吏部所有人,除了周元直,所有人都被魏公革職了,也包括你。”
急急趕來的時候陳群就想到了這個可能,真聽到了還是氣得不輕。
而曹操的內侍這會兒捧著詔書出來,見到他們吩咐道:“魏公有令,命爾等立刻離開銅雀臺。”
這是連呆都不讓呆了,陳群問道:“魏公將我等革職,吏部之事由誰來主持,尚書令?”
“吏部尚書一職由周元直周大人接任,至於別的人,尚書令自然會安排,這就不勞諸位操心了。”話雖然還是客氣的說,但那不善也不是假的。
陳群聽到周不疑繼任吏部尚書一職,側過頭問道:“其他四部呢?”
一片死寂,半天沒有人回答,陳群問道:“難道魏公將其他四部的所有官吏也一道革了職?”
內侍雖跟了曹操那麼久,對於他們那點心思也算是懂一點的,聽到這句問話,冷冷笑道:“除了吏部,餘下各部皆已將文書歸檔,魏公為何要將他們革職?”
陳群睜大了眼睛,他這是被坑了,被坑了?
吏官尚書啊,那可是主掌天下選士之權的官位啊,他竟然丟了,丟了?氣沖於頂,陳群暈了過去。
這自然又成了一樁笑談,但是曹操至此也算是看明白了。
別看平日裡世族們說是抱成一團,然而一但能夠利己,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舍棄他們的所謂姻親。
從前他只想著靠自己的一拳腳去跟世族們鬥,怎麼就沒想到讓世族跟世族們鬥呢?
對於曹盼這般的行徑,曹操連連點頭表示十分的贊賞,曹盼這腦子著實轉得快。
而吏部那頭,周不疑已經帶著人將所屬於吏部的文書一一歸檔。
待曹操的任命書下達時,那一群剛認識的人紛紛與周不疑道賀。
要知道如今的六部裡頭,哪一個不是五六十歲的老人,獨獨只有一個周不疑是正值當年,未至而立之年,卻已為六部尚書之一,那可是除了丞相之下的大員吶。
當然,這也讓這些由郭夫人舉薦入曹盼的人看到了希望。
曹盼雖為女兒身,手段不輸男兒,看看周不疑,先時周不疑為曹盼之賓者時,誰人不暗罵周不疑選了個女人,半分男人的骨氣都沒有。
但是,如今周不疑如何?他一出仕便是上庸郡之郡守,才不過三年,魏公國改制,他被調入吏部出任侍郎一職,結果頂頭上司要坑曹盼,卻把自己給坑了,周不疑這便頂上了吏部尚書一職,這等升官的速度,哪個能不服?
服是要服。
周不疑聽著升官一事卻表現淡淡,好像升官的不是他一般,除了能夠參與魏公國之大事議政,他是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娘子打算何時推行科舉取才之制?”周不疑憑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坐穩了吏部尚書一職。
底下的人都是新來的,恰恰也正因為他們是新來的,對於周不疑的命令那是執行得百分之百。
如此一來,周不疑在一回與曹盼小聚時,提出了這個問題。
“還不是時候。”曹盼這般地說。
“咱們的底子還不夠穩,剛改了官制就想改取才之制,上次咱們讓他們窩裡鬥贏了一回,再有下次,他們就會學乖了,這一招也不是百試百靈的。”
周不疑道:“魏公之意,秋收要再徵孫權?娘子一道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