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辦實事的人來掌。”曹盼這般回答,“阿爹曾幾次三番下令求賢,論才而不論德。身為一部官吏,連區區的文書歸檔都不能做好,如何為國為民辦事?如此官吏,留之何用?”
事實擺在面前,曹盼的指謫無人能夠反駁,而曹操亦道:“我曾經說過,朝廷沒那麼多的俸祿養閑人,沒想到啊,小小的文書歸檔一事竟然都辦不好,革職。”
聽到曹盼說了一句讓辦實事的人來掌,曹操思及曹盼這幾日的動靜,想必她一定早就想好應對之法,如此,曹操當然要把這些攔著他改制的人都收拾老實。
“魏公。”程昱在一旁出聲喚了,曹盼道:“程公以為不妥?”
程昱原本這一喚便是不太同意曹操這樣的做法,但是聽到曹盼如此直白的道來,世族們的貓膩程昱又不一事無知。
故而程昱平靜地反問了曹盼一句,“不知餘下之四部,文書歸檔一事是否已經辦妥?”
如果只拿一部殺雞儆猴,程昱絕計不攔著,但是世族都是些什麼人吶,他們向來都是抱成團的,吏部文書不曾歸檔,其餘四部呢?
“幾位尚書皆不在,我剛至吏部,已經派了人去問,應該快要回來了吧。”曹盼如此地回答,程昱拿眼看了曹盼。
曹盼之名,天下皆知,程昱卻與曹盼相交不深,勿勿幾次會面,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依著曹盼多年辦事的風格,她不是魯莽之輩,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若是曹盼沒有將其餘四部的事情辦妥,到時候曹盼真要將其餘四部的官吏連同吏部的一般撤職?
一下子撤了那麼多的官,魏公國空了那麼多的缺來,那是要出大亂的。可若不撤,騎虎難下,曹盼還有何威嚴,曹操又有何威嚴?
程昱想了很多,他那未盡之言同時目光灼灼地想要傳遞給曹操。
“回尚書令,奉尚書令之命前往其餘四部詢問文書歸檔一事,餘下四部皆已將文書歸檔。”在這個時候,曹盼派去問話的人前來回報。
所有人都傻了眼,也包括程昱。
這不是世族的作風啊,要是要弄鬼,不可能只讓吏部不幹事,應該是其餘的四部都一道配合才是?除非……
幾個老謀深算的人都同時地看向了曹盼,曹盼必然是說動了其餘四部中的世族,讓他們把文書歸檔一事辦好了,而且必是許下了重利,否則就憑他們的性子,無利絕對不會為曹盼所用。
“請阿爹將吏部官吏盡數革職。”來人上報之事,那是直接將曹操最後的顧忌都打消了。
曹操道:“革職,若是再有同犯者,不僅革職,而且永不錄用。”
這才是最狠的啊,永不錄用,那就都別想在魏公國混了。
“吏部空缺,你盡快將人補上。”曹操不忘提醒曹盼一句,曹盼道:“兒請父親破格提用周元直為吏部尚書。”
順竿子爬說的就是曹盼這樣的人了,瞧瞧她這立刻就讓周不疑升官了。
哪怕是曹操都一頓,拿眼看了曹盼,周不疑,那才多大啊,他之前是郡守,剛升了吏部侍郎,這才幾天就當上了吏部尚書,升得未免太快了吧?
但是,曹盼說的話,曹操一時也不好拂了曹盼之意吶,畢竟這剛革了那麼多官,要是他就不許曹盼提議的人掌管吏部,那不是打曹盼的臉嗎?
曹盼那都是為了他們曹家做事,提任周不疑,周不疑必是有這樣的能力,就是過於年輕了。
“任人唯才,只看其有沒有能力,兒舉薦周元直是因為兒以為周不疑有這樣的能力。”曹盼把剛剛說過的話再次丟了出來,曹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有種無法反駁的感覺。
“準了。”曹操終於還是鬆口了,畢竟對比起曹盼來,周不疑也還大曹盼幾歲。
而且,提任了周不疑,如果周不疑坐不穩那吏部尚書一位,再捋了就是,到時候也沒人能怪到曹盼的頭上。
曹操的算盤打得噼裡啪啦的響,但是,曹盼既然把人弄了上去,周不疑就不會再讓自己從上面下來。
等曹盼再出去的時候碰到急急趕來的陳群,不過,如今他已經不是吏部尚書了,曹盼只看了他一眼,腳步未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