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裁掉,那為何幾個月前要將應屆生招進來?
就為了羞辱他們嗎?就為了作弄他們嗎?就為了讓他們此生幾乎再難拿到bj、上海的戶口了嗎?
人家明明有其他路,如果幾個月前阿里不通知他們入職,他們原本也去了其他可以拿到戶口的企業和單位。阿里,真是毀人毀一生啊!
而把人當驢殺的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在股票歸屬前裁掉員工。這樣一來,員工就拿不到公司的股票了,公司可以節省這部分的員工成本。
根據網上分享的訊息,阿里系的股票,以及其他有員工持股的公司的股票,比如美團、拼多多、騰訊、位元組跳動等,是要求員工在企業工作滿一年、兩年、三年等才可以拿到的。
於是,阿里系的企業,裁掉部分員工時,就在員工即將工作到規定年薪拿到股票前,將這個員工裁掉。
而據說阿里的價值觀,阿里的文化,是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是簡單直接,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在員工即將拿到股票前就裁掉,可能也是愛護員工吧,不讓員工成為股東,從而排在第二的員工,退化成為排在第三位的股東。
不好說是喪盡天良,但的確極為噁心,無情無義。
真的是滿口都是主義與信仰,其實全是骯髒與下流。
扯遠了,回到阿里的業務,之前說道國內新業務做的很爛,而且收購一家企業就搞爛一家企業。而阿里系的海外業務,同樣做的很爛。
azada等阿里系的境外電商平臺,以及螞蟻的海外業務,包括螞蟻投資的境外版“支付寶”,都沒有達到淘寶、天貓、支付寶在國內市場的地位。
一個組織、一家企業的沒落,總有其原因的。
身在阿里的人,或者是局外人,或許有人能夠發現、能夠看清其沒落的原因。也許永遠也不會有人能夠發現、能夠看清這些原因。
我們試圖去尋找一下這些原因,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
阿里有塊業務叫飛豬,感覺這名字取得很應景。
也許,阿里就是一隻飛起來的豬。現在風沒了,豬也就掉下來了。
飛豬是做機票、酒店、景點預定的,的確做的跟豬一樣。
前些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大潮,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阿里系以及其他網際網路企業踩點踩上了。
當然,這並不是很自以為是地覺得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能力不行。他們肯定很牛逼,也比我們很多人都要有能力得多。
不過,是否有可能,前些年,他們的確因為自己很牛、也很勤奮、運氣也很好,所以在大風吹下飄起來了。
可是,如果沒有大風的話,自己再牛,也飛不到那麼高。
而現在風小了、風停了,甚至風向變了,所以“飛豬”就只剩下“豬”了。
他們,已經牛逼過了,不過,卻沒有不能再次牛逼。
阿里系沒有出現第二代能成就卓越的接班人。
目前最賺錢的業務,基本都是以前留下來的,比如淘寶、天貓、支付寶及基於支付寶的螞蟻集團。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當初整出淘寶的孫彤宇走了,至於是不是功高震主被趕走的,或許除了螞蟻、孫彤宇等少數人,外人都不得而知。
而後來整出“雙11”的張勇,成為了阿里系的第二代接班人。至於是不是剛好在這個時候馬雲想退了,那很難說。我們都是局外人,也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