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琊從小失母,孤苦伶仃,自幼在世家大族的爾虞我詐裡長大,活得很艱辛,是以師父問他,願不願意隨自己去昆侖學藝的時候,少年夢琊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他父親本來捨不得把兒子送去學藝,但禁不住幾個小妾的攛掇,又見林夢琊去意堅決,就糊裡糊塗地答應了。
初上昆侖的時候,林夢琊才七歲,因為怕冷,被師父緊緊地裹在白狐裘之中,小小的身軀顯得分外臃腫,獨自站在雪地裡的身影,讓人無端地覺得,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師父領著夢琊熟悉了環境之後,帶他回到山頂上的小木屋,問他想要學什麼?
小小的孩童圓睜著水晶般純淨無邪的眼睛,問他,師父,你可會起死回生之術?
師父一愣之下,哈哈大笑,說道,世事變幻,生死輪回,此乃天道,人力有時而窮,又豈能逆天而行?
水晶般明亮的眼睛黯淡下去,他垂下眼皮,長長的睫毛像透明的蝶翼。
師父想了想,說道,我雖然教不了你起死回生之術,但卻能傳授你偃甲之術,學會偃術之後,你就可照著心中眷戀之人的模樣,製作出他的偃甲,時時刻刻陪在你身邊,如何?可要學麼?
孩童抬起頭,怔怔看了看師父,良久良久,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不出師父所料,林夢琊的天資極高,穎悟絕倫,也許是有緣,他學起偃術來更是舉一反三,進境極快。到林夢琊十八歲的時候,他已成為師父口中不斷贊許的物件。
師父依照門派規矩,在林夢琊十八歲的那一日,命令他下山行三件善事,然後回來稟告師父,才能正式出師。
那時的林夢琊已不複幼時稚弱,昆侖累累的冰雪將原本秀致的少年養成沉默堅毅的模樣,褪卻了孩童圓潤的輪廓,他並沒有長成“男大十八變”的反面教材。
他應允一聲,遵從師命下山去。
十一年不曾下山,許多事在他眼裡折射出來的都是好奇迷茫,在城郭裡行走留宿了半月有餘,那些年幼時埋在他記憶深處的世間百態才開始在他的記憶裡逐漸被喚醒。
昆侖苦寒,使得這個少年愈發的冷淡,無論身處何地,都彷彿永遠獨處在世外,非在人間。
只有在駐足於包子鋪前,望著熱騰騰的包子,露出一些渴望的神色來,方才顯出少年人特有的好玩處來。他這時的年齡,正介於孩子與成年人之間,難脫孩童的稚趣,又本能地覺得應當做出大人的樣子來,所以一本正經地板著臉,卻忽略了自己還是少年。
他在人世間過了半月有餘,做的第一件善事,是幫助一位瞎眼的老婆婆趕走盛氣淩人,作威作福計程車兵,再替她用偃甲造出老婆婆唯一的兒子。那時他已是通天徹地的大偃師,技藝出神入化,造出的偃甲兒子不但言語舉止如同真人,甚至能夠模模擬人的喜怒哀樂。
老婆婆以為是被抓去當兵的兒子被他帶來了,渾濁的老眼裡流出大滴大滴的淚珠,跪在他面前感謝他的恩德,說是比天高,比海深,她有生之年,都會為他念佛吃素,求菩薩保佑恩人一生平安。
做的第二件善事,是用自己製造出的一個偃甲,去殺了伩逢城一個臭名昭著的惡霸。這個惡霸仗著會一點武藝,魚肉鄉裡,欺壓百姓,可是他和官府勾結,狼狽為奸,所有的百姓都不敢和他爭論,只怕惹上禍事。
他到伩逢城的時候,正遇到那惡霸搶了一個清秀的漁家姑娘,叫囂著要帶回去當小老婆。漁家姑娘嚇得花容失色,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惡霸放過她。那惡霸哈哈大笑,不但不聽她的哀求,反而一腳踢死了她年邁的老父。
他毫不猶豫地命令偃甲殺了這惡霸,再將那位漁家姑娘妥善安置。
第三件善事,平平無奇,他只是陪著一位重病將死的老人,聊了很久很久的天,直到這位老人終於撒手人寰。
這位老人的兒孫並不孝順,不但不肯贍養他,還常常嫌他老而不死,臨死前的時光,能有溫雅的少年陪伴,老人含著笑,去得很安詳。
在人世間行走的時候,他只覺得世上之人,無人不苦,無人不滿懷憂患,心裡常常為世人哀憫。
第一個月的盡頭上,他遇到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