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90 章 (3 / 3)

盛屏就回客棧取來給他。

劉家大爺見了恨不得眼珠子都黏在上面,這樣好的東西竟然讓這群種地的研究出來了,官窯裡養著的都是廢物不成?不過官窯真要做出來了,他這裡倒不見得能得了,先皇去了,貴妃變太妃,許多事都跟從前不一樣了。

“沒做些花瓶擺件之類的小玩意兒?”

盛屏搖頭,“都是平頭老百姓,哪裡見過那些好東西?”沒見過自然做不出來。

對此劉家大爺頗有些遺憾,不過,這都是小問題,“回頭我讓人把我房裡珍藏的幾樣好東西給你瞧瞧,你再說給做這東西的手藝人,讓他照著做幾個出來。”

盛屏又是一番感激。

出了劉府她回到客棧,看著箱子裡的精美白瓷花瓶,得意挑眉,要不是怕被官窯的人盯上,她才不走劉家的路子,直接走定製路線,專供給大戶人家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關於這事兒還是周全說給她聽的。

自從瓷器用品面世以來,一直就被皇家把控,為此設立了官窯,其中工匠更是換了戶籍,手藝不可以外傳不說,還得按照上面人的要求製出各種瓷器用具。

慢慢地這瓷器型別越來越多,用途越來越廣,什麼瓷枕頭、瓷屏風、瓷盆栽多不勝數,隨之而來的就是要求越來越高,一旦達不到標準,人頭隨之落地。

制瓷竟然成了一個高危職業,性命之憂催著官窯的工匠不斷疊代更新技藝,以讓皇家滿意,以保全家性命,可以說官窯的精美是靠工匠的命換來的。

民間也有些手藝人,漸漸製出了些粗糙的瓷器,雖然跟宮裡的沒法比,可也不是不能用,賣得照樣很好。

於是被金錢驅使的民間手藝人也不斷的精益手藝,製出的瓷器也愈發精美,這便引起了官窯工匠的不滿。

他們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幫他們搜尋民間的手藝人,一旦發現有手藝比他們更好的,便想法子問出技藝,隨後便是滿門屠戮,很多民間手藝人遭遇了滅頂之災。

朝廷耳聞此事,不僅沒有管反而幫著官窯一個鼻孔出氣,這就導致民間手藝人就算燒出來個稀罕物也不敢貿然拿到市面上去賣,老百姓能接觸到的瓷器也越來越平庸且數量不斷減少。

本來就少,形狀模樣還大同小異,粗糙得很,難得遇到精美別致的,一旦見著了自然不能放手,任憑價格如何高昂,也要買回家珍藏起來,輕易不敢展露人前。

可是若是在朝中有靠山,一切又不一樣了。

當今天子的生母,王太後的孃家就養了一燒瓷的手藝人,只燒制青瓷,這青瓷由王國舅呈給了當時還是王爺的天子,那人便在天子那兒掛了名,後頭開店賣青瓷,官窯的人也不敢找麻煩。

盛屏正是為此才要把白瓷獻給劉家,皇親國戚,到底不同,她一來二去,也算為劉家掙了不少錢,往後得了劉家護佑,每年給些精美白瓷,就算是交保護費了。

先前交代榮三點不要把白瓷一事告知周全,主要是為了讓他能安心創作,別被外頭的風聲嚇著了,眼下找著靠山了,盛屏這才放心的跟王秋雲去萬山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