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入境者,每人一次收一兩銀子,按人頭收,不分男女主僕。
商隊除按人頭每人收一兩銀子外,馬車按馬匹數量收,一匹二兩,小船十兩,中船三十兩,大船一百兩。
雖然這樣收費極其的不合理,畢竟有些貨物輕貴,有些貨物重便宜,但人手有限,不可能做到那樣細緻。
就這,還要專門成立上百個邊界檢查站。
按各站的通行量,配備十到五十個趙家軍不等。
另再配兩到十個女子不等,這些女人全部賜予正七品百戶官身。
從各千戶所中那些年輕的夫人中挑選,可攜帶一名丫鬟或者年紀稍大的乾兒女。
對各地的千戶收乾女兒乾兒子,趙大帥是深惡痛絕,奈何木已成舟,這種事哪怕強行下令,要他們解除關係,也沒個屁用。
至於為什麼痛恨,那是因為他早就計劃在各千戶所辦一所學堂,只不過想等那些夫人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搞。
誰承想,她們竟然自作主張搞成現在這樣,當初他也沒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沒有明文規定,讓她們鑽了空子。
試想一下,一間教室一邊坐的是乾女兒乾兒子,一邊坐的是普通學生,那要是有公平可言就見鬼了。
不過,他也有解決辦法。
1300個千戶所,每所辦一所小學堂,六歲以上十歲以下孩童可全部就讀,伙食費和書本費自籌,餘下皆免。
學堂由所在地千戶兼任教諭一職,其餘夫人丫鬟擔任先生。
一年後,由督府統一出試卷,趙家軍監考,各千戶所交叉批閱。
取平均成績前一百名的學堂,所有夫人賜相親機會一次,可從一百名趙家軍中挑選一人,由大帥親自證婚,明媒正娶。
前十名學堂,除以上待遇,教渝晉升一級,女先生賜正八品百戶官身。
第一名的學堂,所有夫人丫鬟可常伴大帥左右。
趙銳為了自己的教育大計,是無所不用其極,徹底不要臉了。
沒辦法,那些夫人不缺錢,也沒有野心,大多都是在混日子。
估計也就明媒正娶,如意郎君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
不然,就只能將所有的夫人對調。
但這樣一來,換了新的環境,積極性恐怕會更低,畢竟那些女人好不容易才適應現在的生活,就待在原地教育孩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