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可?”
太子反問道:“少師肯為本宮捨棄一切,難道本宮能無動於衷?”
楊安被感動得差點眼眶溼潤,“下官受太子如此禮遇,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少師無需擔心太多,”太子繼續道,“少師一心為民,老天看在眼裡,定然不忍少師被免官。”太子反過來安慰楊安道。
聽太子如此說,楊安苦笑。
他是個無神論者,從不相信“因果論”,更不相信“壞事做多了遭天譴”這類鬼話。
如果真有老天,真有神明的話,又如何能忍心讓自己的子民受苦受難?
而且,受苦受難的都是些普通老百姓,而那些趁機斂財的貪官汙吏和姦商們,卻過著逍遙的日子。
雖然楊安和太子努力抓了幾個貪官汙吏和姦商,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幕後主使者是誰,在錢壽安死後,便再也找不到線索。
但這些話,楊安並沒有說出口。受時代所限,太子和隋文帝一樣,寧願信老天,也不願信百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對唐太宗李世民說,他會認為你是個人才。
但若是同樣的話對隋文帝說出來,他會認為你有逆反之心。
楊安苦笑過後、正色道:“天意無常,非下官所能揣測。”
“下官唯有居安思危,早做萬全之策。”
“少師何必如此!”太子看著楊安,“本宮以為,少師還是多慮了。本宮相信,旱災定然不會長久。”
“就算天意難違,旱災持續,父皇因開倉放糧而遷怒,本宮願意承擔所有罪責。此事與少師無關!”太子堅定道。
“太子殿下……”見太子如此決絕,楊安心中有許多相勸的話,卻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
“本宮心意已決,”太子制止楊安繼續說下去,“少師多說亦是無益。”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楊安不肯放棄。
“別的事本宮可以聽少師的,”太子一揮手,“但此事,絕無商量餘地。”
太子說完之後,一甩衣袖,離楊安而去。
“太子殿下……”楊安怔在當地。
他沒有想到,此次賑災之行,會讓太子的改變如此之大。
以前,他也曾經跟太子說過,讓太子以百姓為重,以民心為重。可是並沒有收到什麼實質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