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如琢笑著反駁:“我弟成績雖然不如我,但是他性格開朗,具有我所沒有的靈性,你沒看見小朋友都喜歡他嗎。我真替他驕傲。”
“這些漫畫是他畫的?”
“是的。”
“畫漫畫沒前途,你這個當哥哥的怎麼不勸勸他。總不至於是怕他太優秀了,掩蓋了你的光芒吧。”
“他以後一定會比我更引人注目。我們醫學工作者,只需要默默無聞做好份內事既可。在舞臺上發光發熱這種事,還是留給文藝作品吧。”
“今後ai都能畫畫、寫作了。你就不當心他失業。”
“甭管ai會什麼。那都是精過分析後的排列、組合。而人類的創作是融入感情的獨特生命體驗。不管ai多發達,它奪不走創作者的快樂。至於失業什麼的,你就不用擔心了。我可以養著他,讓他替我無法走上的人生的另一條道路,替我去看人生的另一種風景。”
“這太不像你了。一點都不優績主義。”
“或許吧。”
見陶如琢表現得如此從容、坦然,對手無話可說。
終於等到陶蘭澤下班時間,陶如琢帶著弟弟坐導師的車回家。
上車後,陶蘭澤時不時看哥哥一眼,似圖看出點什麼。
可哥哥的面色沉靜如水,一如往常。他實在看不出什麼,又不便在外頭問話,於是找別的話題:“哥哥,你的禮品袋裡是什麼。”
“剛才俱樂部舉辦圖書抽獎活動。只要答對問題,就能獲得抽獎機會。我抽中了一本書。”
“什麼書,我看看。”
陶如琢從袋裡拿出韓炳哲的《愛欲之死》。
他知道抽書活動是賈英豪特意為他舉辦的,目的就是把這本《愛欲之死》親手交給他。讓他好好閱讀,參加後續的讀後感創作比賽。他知道賈英豪打得什麼主意,打算將計就計,好好創作讀後感。
弟弟從他手中拿走書,“我聽說過這本書,作者是近年來的火遍網際網路的網紅哲人,b站好多up主在解讀文藝作品時,都引用韓炳哲的話。哥哥,你知道他嗎。”
陶如琢略有了解,但他假裝不知:“我忙於鑽研藥理學知識,沒注意過他。”
弟弟來了興致:“這本書大致內容是說,現在人不再敢大膽地去愛,害怕他人入侵自己的私有領地,一旦談起戀愛來,更多考慮利害關系。因此無法敞開心扉卻接受其它截然不同的生命,無法從愛欲中獲得超驗性體驗,從而導致靈性之花枯萎。”
“聽你這麼一介紹,我有興趣了。”
“對啊,這本書簡直是上天特地為你準備的。”
“特地為我準備的?”
弟弟突然臉紅了,扭捏地說:“可……可能吧。總之你可以抽空看看擴充套件知識面。”
“嗯。我會看的。”
一回到家,母親已燒好飯,陶蘭澤迫不急待要問哥哥一點事,藉口要刷題,拉著哥哥進屋,鎖上房門。
“哥,你們為什麼一直瞞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