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 (2 / 2)

“何況,即便是交通方便,路途不遠,以當下的治安情況,老百姓家裡的男人,也不可能全部離家,進行投票?尤其是那些鄉村村落,更是不能如此,總要留下一些壯勞力。”

......

聽到這番話,崇禎臉上的那種不滿之色,頓時消失不見了,化為淡淡的若有所思,不禁自我反省起來。

李邦國的這番話,其中的大意無非是,搞全民選舉,全民投票,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就算忽視那些交通不便等諸多不利條件,也不可能所有的男人都去投票。

畢竟,若是真這樣做的話,縣城還好一些,那些農村就不一樣了,若是全村的男人都去投票,將會非常的危險。

恍惚間,崇禎有一些明悟,後世的華夏,為何沒有推行西方的那種民主選舉?

國情的不同,也就意味著制度的不會一樣,相比於西方國家,華夏的農村更多,超過七成以上都是老百姓,這也就意味著,華夏不可能推行那種民主制度。

撇開農民的素質參差不齊不講,對於投票所代表的民主意識不強,單單是農村的分佈過於零散,都不可能像歐美那般,可以大面積的選舉,以手中的選票,決定州長的人選。

何況,現在也不同於後世,交通工具,最多也不過是馬車、馬匹、牛車之類的,當然比不得火車、私家車和飛機等等,遠遠沒有那麼方便,兩三天就可以一個來回。

因此,在後世的那種科技發達的社會,選舉對老百姓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多的不便。

現在就不一樣了,往返縣城的路途那麼遠,又沒有那麼先進的交通工具,更沒有便利的路況,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著,推行大範圍的選舉制度,很是不智。

對於崇禎的神情變幻,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開來,如此迴圈往復,眾人都是看在眼裡,心裡更是知道,這一番的變化,並不是針對李邦國,更不是對他的不滿,而是在深思,在自省,在審視自身。

毫無疑問,這些學識淵博的內閣輔臣,清醒地知道,一味地反對,對崇禎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反而會使得對方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唯有點出這些機制的弊端,其中不可彌補的短板,才是明智之舉,最好的反對策略。

無疑,從崇禎的反應來看,神色中多了幾分遲疑之色,沒有再那麼的堅持,眾人就知道,李邦國的迂迴之策成功了,即便是沒有阻止皇上的這種想法,也將其擱置了,暫緩實行。

“好了,你們先下去吧,關於這件事情,再讓朕好好想想,思慮一下。”(

。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