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野豬皮的使團,要想和大明進行和談,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答應朕三個條件,否則的話,若是辦不到的話,就沒有任何商談的必要,他們可以走了。”
“其一,後金更改國名之後,不能叫大清,只能稱之為滿清。”
“其二,對於那些歲貢,不僅每年都要有進行一次,還要翻倍,若是有任何質地上的問題,就要加倍罰之,還要懲處相關的負責人員。”
“其三,從此以後,皇太極都要向大明稱臣,皇太極不能登基稱帝,只能稱王,滿清只能作為大明的一個附屬國的存在,只能是一個王國,而非是帝國。”
這一刻,三人早已是震驚的合不攏嘴了,被崇禎的這番強勢之語驚呆,愣愣地看著他,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回應崇禎,實在是,這番言論太過驚人,太過驚世駭俗,太過瘋狂,強勢的一塌糊塗。
在周道登、劉鴻訓和霍維華眼裡,即便是大明的官員,崇禎的臣子,這三個條件,已經不能用無禮來形容,對於一個正常國家,根本就是一個侮辱。
對於建奴祈求和談的國書,自然而然地,三人早就看過了,野豬皮的態度雖然低,雖然允諾了不少的歲貢,但還是以一個正常國家的角度,進行和談的。
然而,皇上提出這樣的要求,直接將其當作了一個臣子,將國格變為一個藩屬國,一個附庸的存在。
最為關鍵的是,自稱為王,以藩屬國自居,這樣的要求,根本就是在故意矮化皇太極改國名後的清廷,更是強勢的要求,前面不允許冠以一個“大”字。
毫無疑問,只要還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只要還是是一個正常人思維,哪怕還有一丁點的尊嚴和血性,皇太極都不可能答應這三個條件,最起碼是其中的兩條。
否則的話,在女真族之中,將會背上千古罵名!
一旦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也就意味著,皇上可以名正言順的進行指手畫腳,干涉滿清的內政,若是有什麼意見,隨時都可以刀兵相向,進行征伐。
“皇上,這樣的要求,野豬皮他能答應嗎?”
看到崇禎一副沒有一點商量餘地的架勢,周道登吞嚥了一下口水,還是壯著膽子問了一句,不等崇禎作出回應,進而又補充道:“而且,就算野豬皮能夠答應,恐怕他的族人也不會答應。畢竟,若是答應了的話,這與賣國差不多了,將會淪為女真族的罪人。”
“由不得野豬皮不得不答應,他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他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要麼向大明稱臣,要麼亡國滅族,從此再無女真族。”
說出這番話之時,崇禎是那麼的自信,又是那麼的風輕雲淡,不以為然,進而又補充道:“你們剛才也說了,如今的野豬皮,可謂是內憂外患,四面楚歌,隨時都有覆國的可能。”
“而且,就算是以最好的情況去估計,野豬皮的地盤也不過是一個奴兒干都司,也就是相當於大明的一個較大一些的道(省),人口又是那麼的稀少,時刻面臨著林丹汗的威脅,有什麼資本和朕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