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那些文官搞的鬼?想要搞黃《烈士法》,看不得咱們軍人的日子變好?”
......
一時間,關於這方面的言論,愈演愈烈,迅速在軍中蔓延開來,文官瞬間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淪為口誅筆伐的物件,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這種猜忌,這種質疑,這種被絕大多數計程車兵敵視,文官集團,尤其是京師的那些朝中重臣,猶如坐蠟一般,日子非常的不好過。
在這些官員之中,特別是兵部尚書霍維華,日子倍加的建南,隨著這方面的言論愈演愈烈,他這個兵部尚書,甚至於整個兵部的官員,都快失去了對軍中的掌控,威信為之大降!
啞巴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或許,這就是霍維華此時的心情,最真實的寫照,最為憋屈的所在。
文華殿以南,一個紅色的小院,可謂是大明機構的中樞,所有衙門的最頂層所在,也是眾多衙門之中,唯一的一個位於紫禁城裡面的衙門——內閣。
此刻,內閣的正堂之上,首輔周道登端坐於上方,正在處理著諸多的文書,而其他的內閣成員,分坐於兩側,遍佈各個角落,也在安靜地處理著各自的事情,兵部尚書霍維華卻在喋喋不休,不斷地埋怨與牢騷。
“周閣老,各位大人,本官實在是頂不住了,僅僅是十多天的時間,來自於天下各地的軍情邸報,就如雪花一般,在兵部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全都是各地將軍的詢問,朝廷是不是真得準備實施《烈士法》?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
“如坐針氈一般,本官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來來回回地走著,卻無法給予他們明確地答覆。”
“說沒有吧,這就是在頂風作案,根本~也不可能瞞得住,若是被皇上知道了,本官非得被問罪追責不可;如果說有吧,也就證實了大明日報的報道內容,那些將軍一定會來函再次詢問,《烈士法》為何遲遲未出?”
“而且,現在這個時候,隨著大明日報捅出《烈士法》的事情,訊息一傳到軍中,連最底層的兵卒也知道了,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廣受熱議,由於《烈士法》的遲遲未出,更是出現了許多質疑浪潮,那些將軍們想壓都壓不住,尤其是那些最底層計程車兵,對咱們這些文官,怨念極深!”
......
漸漸地,隨著霍維華的講述,講述軍中的情形有多麼的不好,情況有多麼的糟糕,雖然怨念極深,還不至於兵變的程度,但眾人知道,在那些士兵的心中,他們這些文官的聲望越來越低,而皇上的聲望卻在急劇攀升,都快被當成了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