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孫承宗似乎想通了什麼,眼前為之一亮,神采連連,忽然來了這麼一句,緊接著,神色又變得黯然起來,一副不是很確定的樣子,收住了話語。
“孫大人,是不是什麼?”袁可立面有狐疑之色,不解地看著孫承宗。
顯然,就好像下了莫大的決心,孫承宗暗暗一咬牙,鄭重地沉聲說道:“袁兄,這是老夫的一個猜測,僅僅只是一個猜測,有沒有這個可能,你幫忙分析一下。”
“孫大人,請講~”
袁可立已經勾起了好奇心,回來這麼一句之後,極為期待地看著孫承宗,心中暗暗猜測,對方就像想說什麼?洞悉到了什麼?
“袁兄,你看啊,此次向遼東遷移災民,將近百萬之眾,老夫覺得,皇上的目的並不是那麼的單純,不僅僅是為了轉移關內的災情壓力,提高遼東的邊防能力,更是想解決朝廷在遼東的一大頑疾,近百年解決不了的問題。”
“孫大人,你的意思是說....?”袁可立心中一動,也有了某種猜測,但還是不確定地問了一句,進行試探。
“袁兄,你想啊,遼東一下子多出了近百萬的人口,雖然面臨著嚴峻的後續安置問題,如何讓這些災民生活、生存下來,但同樣地,這麼多的人一下子充實到遼東,也稀釋了遼東世族大家在遼東的影響。”
“畢竟,按照皇上的意思,這些災民一旦遷移到遼東,組建村落,就要成立民兵,朝廷還會武裝這些民兵,全都配備兵器,還有一些火器,用來抵禦外敵,和一些山賊土匪,提高百姓的自衛能力。”
“一旦這這樣的話,隨著越來越多的災民遷移到遼東,組建一個又一個村落,民兵就會越來越多,再加上皇上從關內還調來了不少的軍隊,恐怕那些世家大族的私人武裝再難泛起波瀾。”
“是啊,確實如此......”
袁可立忍不住地附和了一句,輕輕一點頭,眸子裡閃過一絲不一樣的神采,進而補充道:“而且,等到與建奴的戰鬥結束之後,收復遼東的全部失地,時間越久,遼東的局勢越穩定,朝廷在遼東的主動權就越明顯,那些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將會更弱。”
袁可立雖然停了下來,在兩人再次對視之時,他們心裡都知道,更多的還是佩服,皇上的這一招著實巧妙,一石三鳥,兩明一暗。
其一,緩解了關內的賑災壓力;其二,加強了遼東的邊防,至於最後一點,就是....隨著時間越久,就越明顯,遼東的世族大家就能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