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隨著孫承宗釋出一個又一個命令,做出相應地軍事安排,眾將領命之後,相繼離開,直至最後,大廳裡只剩下他與袁可立二人。
很顯然,老了就是老了,畢竟年逾六旬,將近古稀之年,經過這番的言語,孫承宗的臉上明顯有疲憊之色,看到他這副模樣,袁可立的心中不落忍,忍不住地說道:“大人,要不然,你還有什麼事情的話,等等再說吧,您先歇著,休息一會兒,不急於一時。”
“哎...袁兄,可不要小看了老夫,你都不累,老夫能有什麼?別忘了,你比我還大一歲呢~”
對於袁可立的好意,孫承宗報以微笑,更是調笑了一句,緊接著神色為之一斂,變得鄭重無比,沉聲道:“袁兄,想必你也知道了,收到了一些訊息,那些遼東的世族大家頻頻私下接觸我軍將領,藉助各種渠道,以各種形式,表達迴歸之意,重歸大明,想要效仿劉興祚,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漸漸地,袁可立的神色也變得凝重無比,深深地看了孫承宗一眼,又打量了一下四周,似乎看出了他的顧慮之處,孫承宗開口道:“袁兄,儘管放心,這裡絕不會有第三個人,只有你我,大廳附近,更有士兵把守和巡邏,不會有任何人靠近。”
不得不說,袁可立還是非常信任孫承宗,聽到這番話之後,就不再打量四周,卻也沒有正面對方的詢問,而是露出若有所之色,接下來之言,說是在回應對方,更像是自言自語。
“孫大人,你我二人,也算是朝廷的元老了,經歷了四朝三代,應該都深知一點,遼東之患,並不是只指蒙古和建奴,還有就是盤踞於此的遼東大姓和世族大家。”
“說白一點,以前的大明,主要矛盾,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過於嚴重,致使許多的百姓成為了流民,這也成為了民亂的根源所在。”
“相比而言,遼東的土地問題,並不像關內那麼純粹,只是被豪紳與權貴吞併和侵佔,最多也就是釀成民亂,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遼東就不一樣了,由於外敵的原因,蒙古和韃子經常襲擾邊境,土地被吞併和侵佔之後,那些世族大家和遼東大姓,在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可以招募家丁,組成軍隊。”
孫承宗也露出了若有所之色,聽得頻頻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緊跟著說道:“是啊,不像關內,豪紳與權貴吞併土地之後,最多也就是更加富有,不可能具有私人武裝。”
“遼東的這些世族大家就一樣了,有了朝廷的許可,以抵禦外敵之名,他們可以組建軍隊,名義上是在朝廷的管轄範圍之內,聽從朝廷的號令,實際上卻是,成為了他們的私軍,日積月累之下,使得朝廷忌憚不已。”
“如此一來,也就造成了一個惡性迴圈,那些遼東大姓和世族大家的實力越來越強,更加毫無顧忌地吞併土地,隨著糧食與財務的增加,就能擴充兵力,朝廷更加顧忌,不敢輕易動他們。”
“所以啊,孫大人....”
袁可立忽然來了這麼一句,顯得是那麼的突兀,沒來由,不等孫承宗作出回應,進而繼續說道:“如果就這樣答應了,讓那些遼東世族大家迴歸,重回大明,不就等於死灰復燃了嗎?以後,朝廷依舊很難治理遼東,土地問題將會更難解決。”
“袁兄,你說皇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