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爽朗的一笑,如此言語,更是顯得他胸懷坦蕩,擺出一副認真的傾聽之色,等待著孫元化的講述。
“袁大人,那本將軍就直言了,有著劉興祚作為內應,在攻其不備之下,確實可以出其不意地收回遼東四鎮,然而,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建奴的風頭正盛,實力非常強悍,恐怕也守不住金州、復州等四鎮。”
“不同於現在,建奴與一些蒙古部落的聯盟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那時候的建奴,在努爾哈赤的統治之下,透過各種拉攏手段,聯盟極為牢固,兵鋒正強,在沒有林丹汗的強有力地牽制之下,即便是收回了四鎮,恐怕也守不了多久。”
“而且,當時的朝中局勢十分混亂,魏忠賢權傾朝野,閹黨把持著朝政,排斥異己,如此情況下,先不說不適合大的軍事行動,就是守城的各種軍需、援兵等等,也很難做到保密周全。”
......
袁可立聽得頻頻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這才想起,遙想當年,人家孫元化乃是孫承宗的幕僚之一,身處遼東最前線,不管是遼東的局勢,還是朝中情況,地位雖然不顯,但瞭解到的東西,一點都不必自己少。
袁可立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訕笑了一下,畢竟,堂堂的登萊巡撫,位列二品官銜,被人如此當面置疑,儘管心中並不在意,但面子上還是有一些過不去。
“所以啊,孫將軍,本官覺得,如今之時,有著劉興祚作為內應,雖然他不再是後金鎮守四鎮的將領,但以他在遼東漢人中的影響力和威望,如果咱們突然發難,不是沒有一舉奪取四鎮的可能。”
“而且,你也說了,如今的建奴,處境非常的不妙,與蒙古族的聯盟關係,漸漸趨於分崩離析,現在不斷地在收縮防線,已經無力再控制金州、復州、蓋州和海州等地,正是咱們用兵的最佳時機。”
“建奴退出遼東,返回建州老巢,乃是大勢所趨,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如果咱們不取四鎮,反而會便宜了野心勃勃的察哈爾林丹汗,既然如此,咱們還不如主動出擊,收復失地,佔據有利態勢。”
“說實話,袁大人,本將軍非常贊同這個這個提議,這樣做,如今之時,正是出兵的最佳時機,若是謀劃好的話,不僅僅是收回四鎮,未嘗沒有可能收復整個遼東,徹底將建奴趕回老家。”
孫元化輕輕點頭,附和了一番,滿臉的若有所思之色,這個時候,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神色為之一斂,鄭重地提醒道:“不過,袁大人,此事牽涉甚大,為了保密,即便不能直接發文於兵部,也要密奏於皇上,請示這件事情。”
剎那間,袁可立的心中為之恍然,神色也變得極為鄭重了起來,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其中的暗示之語,先不說這樣大而又牽涉甚廣的行動,不是兩人能夠輕易決定的,單單是一旦打起來,所需要的軍需物資和炮彈,就必須朝廷保證充足的供應,還需要孫承宗在寧錦一帶的配合,而這些都需要兵部的居中統籌和協調。
最為關鍵的是,密奏於皇上,不僅少了一份事後兵部問責的麻煩,即便是行動失敗,他們遭到的懲罰也要少許多。
感受到孫元化話語裡的好意,袁可立衝著對方笑了笑,朗聲回道:“好,既然這樣,孫將軍,為了保密起見,咱們先以密旨的形式請示皇上,稍後在做決斷。”
“呵呵...袁大人,本將軍也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