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 (2 / 2)

“啟稟皇上,老臣的依據有二。其一,朝廷的軍隊雖多,在遼東擁有數十萬之眾,但軍隊的編制極為混亂,士兵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戰鬥力遠遠不能與建奴的騎兵相比。”

“其二,我朝軍隊的優勢在於守城,並不擅長野戰,而建奴正好是恰恰相反,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方是用兵之策。”

與此同時,賈亦韜的腦海裡浮現出了關於孫承宗的種種資訊,尤其是在遼東的所作所為,為了抵禦建奴,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革,隨之適時地插話道:“孫愛卿,既然朝廷的軍隊混亂,戰鬥力不強,上任之後,督師遼東,朕希望你能夠整治軍紀,打造出朝廷的精銳部隊,無懼於建奴的騎兵。”

儘管早就聽說了一些訊息,被召入京,被皇上重新啟用,將會被委任為薊遼督師,但親耳聽到,孫承宗還是忍不住地一陣激動,這時,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一斂,鄭重地說道:“皇上,老臣有一事請求,還望聖上準允,”

“哦...什麼事情?”賈亦韜的眉梢微微上揚,轉瞬又恢復了正常。

“啟稟皇上,遼東的局勢非常的微妙,單單靠一個毛文龍,駐紮在東江鎮,並不能完全牽制住建奴,黃豬皮依舊會率兵襲擾寧錦一帶,所以,為了保持一種平衡,能夠抵禦的了建奴的鐵騎,老臣請求,為遼東的軍隊裝備大量的火器,如此才能縮減雙方的戰鬥力差距。”

“穩紮穩打之下,不斷地向北發展,蠶食建奴侵佔的土地,老臣可以保證,整個遼東將會再次歸入朝廷的統治之下,再無韃子的軍隊,兵鋒可以直至建州,後金的老巢。”

“要想實現這個意圖,穩步經營遼東,絕非是一人之力能夠完成。”賈亦韜讚歎了一句,那略帶青色的面孔流露出淡淡的輕鬆之意,不住地點頭,進而又問道:“孫愛卿,你想要什麼樣的人作為助手?”

很顯然,孫承宗早就有了準備,心裡有了合適的人選,脫口回道:“誠如皇上所言,平復遼東之患,絕非一人之力能夠做到的,而督師遼東,老臣做得應該是把控大局,整合各方勢力,同仇敵愾,消滅來犯之敵,至於具體的事宜,還要遼東巡撫和登萊巡撫來操作,相互配合。”

“依老臣之見,朝廷任命的遼東巡撫袁崇煥,可堪大用,正好可以作為老臣的一大臂力;至於登萊巡撫,老臣以為,沒有人比賦閒在家的袁可立更合適。”

“不管是袁崇煥,還是袁可立,他們都對遼東的形勢極為了解,深知建奴軍隊的打仗習性。前者可為經營遼東之人,穩健鞏固朝廷在遼東的疆土;後者可以最為一支援軍,駐紮於登萊,一旦建奴大舉進犯邊塞,就可以從海上進行支援,策應遼東的軍隊。”

賈亦韜雖然沒有領軍打仗的能力,更不是一名軍人,但作為一個顯著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對明史著有研究,還是有一些戰略眼光,並知道孫承宗這樣做是對的。

天啟年間,孫承宗經略遼東之時,後金之所以被壓制的死死地,被遏制住發展勢頭,就是形成了這種格局,明朝佔盡了優勢。

毛文龍鎮守於東江鎮的皮島,時刻威脅著努爾哈赤的老巢,使得建奴無法遠征;袁崇煥固守於寧錦防線,不斷地加固防禦能力;袁可立在登萊遙相呼應,時刻都可以從海上進行支援;而孫承宗,就是協調各方,維持一種平衡的局面,統領這些幹臣名將。

同時,賈亦韜也清醒的知道,崇禎繼位之後,遼東的局勢之所以時空,急轉直下,毛文龍被殺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袁崇煥不具備統御全域性的能力,沒有孫承宗駕馭諸將的能力,缺乏一種大局的戰略眼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