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相似的道理,有時候,換一個官員,比如更換一省的總督、巡撫或提督,往往那裡的諸將也會被繼任者的官員所更換,換上自己的心腹。
如此一來,將會嚴重破壞一地的軍事防禦體系,出現重複**費建設,畢竟,每個將軍的理念不同,佈置的防禦和對敵的理念也就不同,這樣就破壞了當地的既定戰略。
如果每個將領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構築防禦體系,那還不得全都亂套了,缺乏一種長遠性的戰略性防禦體系。
若是被替換上去的將軍是良將倒還好,能夠體會前任的良苦用心,並予以延續,否則的話,將會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後果將會難以預料。
儘管深知這一點,也知道皇上做得對,應該扶正武將的地位,三人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失落,那種說不明的異樣之感,總之就是,心裡有一些不舒服。
畢竟,一旦這樣的話,武將的地位得到應有的提升,也就意味著,他們這些人很難再控制那些武將,使得他們以自己馬首是瞻。
“好了,劉尚書,你去操辦這些事情吧,先行退下。”
“是,皇上,微臣告退!”
劉鴻訓躬身退出去之後,緊接著,崇禎將目光投到了兵部尚書霍維華的身上,詢問道:“對了,霍尚書,察哈爾右翼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林丹汗有沒有退去?”
“啟稟皇上....”
霍維華遲疑了起來,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似乎感受到了崇禎的不滿,緊接著繼續回答:“林丹汗還未退去,正與以卜失兔為首的蒙古部落打得正酣,陷入膠著狀態,已經有了取勝的趨勢。”
“怎麼回事兒?”
崇禎的眉頭微蹙,心中油然而生一股疑惑和著急,忍不住地問了這麼一句之後,進而繼續說道:“按理來講,林丹汗不是一個愚蠢之人,形勢所逼之下,面臨我們與察哈爾右翼等蒙古部落的聯手,他們不可能還繼續發動這場戰爭,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不智之舉啊?”
“除非,他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不想返回遼東,非要與咱們死磕,可是,以林丹汗狡猾的秉性,這也不可能啊?”
“何況,朕還做出了允諾,只要他退回遼東,將會予以一定的補償,協助他收回在遼東失去的地盤,助他平息一些部族的叛亂,如此利害攸關非常明顯的情況下,難道林丹汗還要非取察哈爾右翼不可?”
“皇上,事情是這樣的,英國公的大軍並未開出關外,與卜失兔等人的會合在一起,現在還在大同府與宣府停留,處於觀望之態,因此,才會給了林丹汗一種錯覺,朝廷不敢、也不會插手他們之間的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