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89 大雪
89
帶回種植和管理技術,只是第一步。
啤特果樹需要栽種在海拔較高的山地,只在永寧範圍內,符合要求的山地面積還不夠,量上不去,很難形成規模産業。姚淮計劃和幾個鄰村合作,異地租用、流轉土地,合夥建設啤特果基地。
方案一提,村民們聽不懂別的,只知道自家的果樹,不能種到別人的地方去,“萬一種出來給人家佔了,摘光了,怎麼辦?”
鮑家兩兄弟四十歲出頭,剛讀完小學就回家種地,之後又去縣裡打過工,看這第一步就推進不下去,生怕自己白跟著忙活一趟,想來想去,想到給縣裡的果業公司做過搬運工。給姚淮出主意說,可以讓這個公司先把買果子的錢付了,再讓大夥去種。
姚淮聽得苦笑。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不過,也是個思路。
這家公司規模不大,也是由縣政府扶持起來的,她瞭解之後,有了眉目。衛昌那邊聯絡果業公司,扶貧工作隊發動貧困戶,讓種果樹的農戶入股,種出多少,賣出多少,就分紅多少,誰都不會不勞而獲。
稻田一塊塊長出來,果樹一棵棵種下去,肉眼可見地改變了永寧的顏色,在衛家的加持下,永寧的扶貧工作很快在市裡獲得反響。文旅局下來調研,決定助力開發鄉村旅遊,在宣傳上併入寧省傳統旅遊環線。
作為本地出身的技術帶頭人,鮑家兄弟被拉到鏡頭下,推到臺前,成為永寧村村民淳樸勤懇的代表。
姚淮一忙起來,山上縣裡到處跑,再有點時間,就是和衛昌私會。姚江成天紮在田裡,見她見得少了。轉眼到年底,兄妹倆一起留在永寧過年,終於得空聊聊成果和收獲,坐下來吃頓年夜飯。
那晚衛昌叫人從市裡開車下來,送了幾大盒從酒店打包的飯菜。拿保溫箱裝著,入手還是溫熱的。自己卻沒來。
姚江煮的雪菜肉絲面剛熟,端了只空碗正準備盛,拎著鍋鏟問,“他怎麼不來?”
姚淮還是笑,抱著飯菜進來,調個頭抬腳闔上門,“他啊……”半是裝腔半是感慨,拖了一會兒才接著說,“姓衛的跟咱們又不是一家人。”
“是吧,哥?咱們才是一家的。管別人來不來。”
既哄了哥哥,又維護了男友。有時候,她聰明得姚江都沒話說。
姚淮把保溫箱裡的打包盒拿出來一半,跟姚江說了聲,出門了。
另一半送去朱村長家,沒看見朱小桓。這孩子過年也沒回來。
第二年,果樹掛果。八月談收購價,姚淮吃了一驚,價格壓得過分,比在甘省了解到的收購均價低了四成。一年成本算下來,即使有財政補貼,也只夠平賬。
她大動肝火,詰問果業公司負責人,對不對得起縣裡的扶持?
負責人請來老闆。李老闆穿著t恤搭牛仔褲,彎下腰跟她握手,滿臉苦衷,說:妹妹,這錢不是我賺了啊。
這才知道,他們自己沒有路子經銷,也得轉手給市裡的龍頭企業。大企業壟斷渠道,務必要榨出中間最大的利潤。
她轉而去問衛昌,問他當時怎麼談的,難道沒有了解情況?
衛昌也大感意外——當時他洽談時,市裡企業都滿口配合。
他說,“我再去談。”
姚淮沉默片刻,笑了一聲。
蓬門難乞千鐘粟,朱門未語坦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