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最是容易激動,慕容信長聽的滿腔怒火,他一拳錘在教室的土牆上氣得哇哇大叫。
李存惠也是滿臉通紅,“對!某與你一起,先殺賀蘭進明,再回睢陽!”
兩人這麼一鬧,教室後面的張昭就藏不住了,他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丟掉手裡的摺扇,來到了郭老夫子的講臺上。
臺下的數十蒙童和慕容信長、李存惠等人都氣得臉頰通紅雙眼冒火,似乎恨不得現在就找個奸臣出來把他撕了吃了,氣氛非常到位。
於是張昭決定再讓這些人印象深刻一點,這可都是他未來的火種啊!
“司空,這賀蘭進明後來如何了?他怎生如此可恨?”一個滿眼噴火的小蒙童看著張昭問道。
張昭沉吟了片刻,“他後來做到了嶺南節度使的高位,雖然最終被貶官,但壽終正寢!”
“怎會如此?國家何不殺此賊?不殺此賊,何以謝天下?”
蒙童瞪大了眼睛,更加憤怒,也更加不解,他口中的國家,指的就是皇帝,這是魏晉以前對皇帝的稱呼。
“大人若為人主,當殺此等奸賊滿門!”後面的慕容信長也給氣壞了,氣得他都第一次喊了張昭為大人。
“我若為主,必將賀蘭進明剖腹腕心,殺其全家!”張昭斬釘截鐵的回答到,頓時一片叫好聲。
範質也從心神激盪中回過神來了,他目光灼灼看著臺上的張昭,一鎮節帥如此做派,真是聞所未聞,卻又讓人心嚮往之。
“可惜某不是前唐玄宗、代宗,殺不得此奸賊!”張昭略帶沉痛的說道,隨後看向了圍在他身前的數十蒙童。
“奸賊得了善終,張睢陽卻沒了性命,為國守城卻落得如此下場,你們說,這值得嗎?”
蒙童們紛紛想搖頭,卻突然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他們集體呆呆開著張昭,心裡極度迷茫與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表態。
“但某覺得值得!”張昭趕緊介面說道,他生怕那個小蒙童說聲不值得,後面就不好接下去了。
“因為張睢陽雖然身死,但他是以一個忠臣的身份就義的!
他以睢陽一城,拖住了燕賊叛亂大軍,為國家儲存了江淮之地,這裡千萬百姓,皆因為他而免於刀兵之災,日後朝廷能最終剿滅燕賊,張睢陽居功至偉。
他雖死,但忠義之名千秋傳頌,不但我們現在會聽著他的故事對他萬分崇拜,五百年,一千年以後,也會如此!
反觀賀蘭進明等人,就算一萬年以後,他都會被人唾棄,他的子孫也會因為他,永永遠遠的抬不起頭來。
大丈夫生天地間,當有所作為,要是人人都如賀蘭進明一般,我們漢兒何以能存在這麼多年?
若是先人匈奴來了投靠匈奴,突厥來了投靠突厥,我們現今恐怕比作吐蕃人的嗢末奴隸還不如!
一個真正的男人,讓自己父母子女成為外族之奴隸,過的豬狗不如,那有何面目活著?他就不能稱之為人。
各位同學,從屈大夫到張睢陽,我們漢兒中,從來不乏這樣的忠臣義士。
我們即使做不到張睢陽這樣的大忠臣,但仍然要做一個好男兒,要做一個誰講了也得稱一聲好男兒。
某張二郎敢在這說,日後若某到了張睢陽這樣的時刻,某誓效彷之,你們願意做某的許遠、南霽雲、雷萬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