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筆趣趣> 第595章 胡旋舞,現在可不興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5章 胡旋舞,現在可不興跳 (4 / 6)

那個老翁人老身體不老,跳起舞來好像是在相撲,其餘姿勢也是各型各態。

不過儘管舞姿各異,但其中並沒有傻子,因為沒人在這個時候,選擇跳一跳此時最流行的胡旋舞。

嗯..,河北來的土豪在宮廷之中、皇帝面前胡旋舞的飛快,那可就真有點黑色幽默了。

接受了河北土豪們的山呼蹈舞,張昭就正式成了他們的皇帝,而河北的問題,也就在表面上解決了。

這些由各鎮牙兵加上地上部土豪組成的結合體,很快就要在張昭打擊劉知遠的戰鬥中,為朝廷提供嚮導、糧草等方面的協助。

當然,河北之地的人不可能全部都會歸順張昭,劉知遠還是會籠絡到一部分。

目前的格局,也是在張昭妥協的情況下達成的,日後沒了契丹的威脅,肯定還需要改。

土豪們拜舞完畢,就陸續下去了,因為接下來的議題就與他們無關,而其中最大的議題,就是張昭要改名了。

不改不行啊!昭這個字,實在是太常見了。

此時人起名,大多喜歡用延、存和昭來做中間字,比如趙延進、趙延壽等,聽著跟兩兄弟一樣,實際上毫無關係。

而對於昭字來說,名字也用的多,符彥卿的兒子被就叫做符昭某。

張昭的禮部左侍郎就叫張昭遠,歷史上為了避劉知遠的諱還改名叫做張昭。

更誇張的是,歷史上叫張昭的多不勝數,最出名的當然是孫吳地方派大老張子布。

其餘還有北魏廣平公張蒲的兒子也叫張昭,擔任過幽州刺史和平東將軍,大小也算是個名人。

同時期南朝也有位著名的張昭,就是那位父死慟哭嘔血,父母皆去閉門十幾年不出的大孝子,至於其他不知名的張昭,那就更多了。

甚至就是本朝,各地叫張昭或者張昭某、張某昭的,都是多不勝數。

張昭現在有些理解漢宣帝劉病已的苦處了。

病已這兩個字也很常見,他不改名,百姓連生病這個詞都不敢提,獄中甚至關滿了因為犯了皇帝名諱的百姓。

於是劉病已只能選擇改名劉詢,再將因為犯名諱的百姓都釋放出獄。

不過,也不是沒有選擇硬肛的皇帝,我們的太宗文皇帝李二郎就是硬肛的典型。

世民這兩字,比病已和昭更加普遍,但李二鳳就是能扛得住讓全天下來避他的諱。

只是張昭沒這麼好的心理素質,而且他自後世來,身上那個不願給人帶來太多麻煩的性格,還印在心底,所以張昭準備給自己改個名字。

於是當河北土豪下去之後,皇帝身邊的翰林學士、知制誥李昉就替皇帝宣佈,自此後皇帝的名諱,避字不避音,皇帝的名諱也由昭變為金旁的鉊。

鉊與昭同音,而且此時這個鉊已經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了,原意是用金屬器具(多指鐮刀)切割什麼東西。

張昭選這個鉊字,一是不用改音,而是張周承襲大唐土德為金德,用金字旁的字正合其時。

最後一層意思,那就是表面意思了,表示張聖人要舉起兵器,收割天下不肯臣服的國主或者其他割據勢力,以及契丹北虜了。

而張昭在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張鉊後,還要幹另一件大事,那就是賜姓。

我張聖人的四大金剛中,除了王通訊以外,至今還沒有完整的正式姓名。

蠻熊是歸義軍出身,但是父母都犧牲在了甘州回鶻攻打敦煌的便橋大戰中,從小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