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招展,彩旗飄揚,雖然前來冊封的天使,只是個戶部的小巡官,但張昭一點兒也不在意。
他反而要把這次請封給捧得高高的,實際上,官員來得越小,他越覺得心安。
這證明了,東都的朝廷並未把歸義軍內部的變動,當成一件多大的事兒。
而且一個小官,總比來一箇中書門下的大人物,要好打發得多。
當然,官員雖小,但代表的卻是朝廷,張昭也確實要藉助中原朝廷,來強化漢人的核心的地位。
用朝廷的威嚴,來給剛剛解除嗢末身份的六部上下一個新身份,提升他們的漢民族自豪感。
所以,這場迎接天使的盛會,辦得極為盛大。
而到達涼州東門的範質,一路上所見,已經讓他有些震驚到麻木了。
他看見了一個,遠遠不同於混亂的中原的世外桃源。
從烏城守捉到涼州,一路所見,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牛馬賽於道,馳道四通八達,舉目望去,良田牧場四處可見,不管是官員還是民眾,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一種力往一處使的奮發之感。
而當他看到涼州城時,更是與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涼州城看起來是剛剛修繕完畢的,堅固又威嚴,外表看起來比被譏諷為浩然神京,旁通綠野的東都洛陽,都要好得多。
詔書寫的很簡單,畢竟只是冊封一個檢校司空兼歸義軍使,這個職位還比不上曹元忠的檢校司徒,瓜沙二州觀察處置押蕃使。
不過禮儀卻被張昭搞得非常隆重,涼州大小官員六部首領,先是對著東面叩拜,山呼大唐皇帝萬歲。
接著,又有各部首領前來獻舞,等範質宣讀完詔令,張昭正式成為檢校司空,歸義軍使的那一刻,整個涼州城歡聲雷動。
。。。。
河西節度衙門,張昭的官職,終於可以從一個自稱的軍使,變成朝廷正式司空了。
而範質也在觀察著眼前的張司空,勐然間,他發現這位已經控制了涼州的歸義軍史張司空,竟然比他還小一歲。
要知道,範質從小就有神童之稱,能在五代這種武人稱霸的時代考中進士,絕對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但他萬萬沒想到,張昭竟然在二十四歲的年紀,幾乎做到快一統河西了。
這一刺激比一路上看到的景象,都讓範制更加震撼。
因為對於一個志在謀大事的人,年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如果張昭今年已經四五十歲,在這個時代來說,也就還有十幾年樂活就不錯了。
而十幾年中,很可能基業未成,就要撒手人寰。
但張昭目前才二十四歲,至少還有三十年可活,三十年間範質已經不敢想張昭能把歸義軍帶到何種程度了。
“聽聞天使自東都西來,一路上頗為艱辛,隨身吏員也有二人以身殉職,某深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