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殖民者進入冬眠後,他們將會透過腦波連線技術進入遊戲,在經歷45年的旅途到達泰諾星後,會根據遊戲中各個玩家的綜合評分決定在泰諾星的職務,泰諾星首席執政官由綜合評分最高的玩家擔任,其餘名次的玩家根據智腦的綜合評定設定職務。
這款遊戲由殖民飛船的智腦監督,包括地圖在內的設定均由智腦隨機生成,且在生成後不接受任何外部修改,而最為核心的玩家綜合評定系統則由智腦根據遊戲的程序逐步自我修改完善。
計劃書剛推出的時候,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是明確表示不接受用一款遊戲去決定泰諾星的執政體系的,這顯得非常幼稚可笑。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各種解決方案都被否決,而科學國際在各種場合和媒體上不斷宣傳該計劃,並詳細的闡述了計劃書的技術細節和設計理念,媒體和學者漸漸接受了科學國際的想法,而各國政府在權衡利弊後,也開始認真考慮計劃書的可行性。
2136年,在全體聯合會議上,科學國際的計劃書以102票同意,46票反對和47票棄權正式透過。
在地面上還在爭吵不休的時候,位於小行星帶的殖民飛船建設工程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然有條不紊的推進著。2139年,殖民飛船在全世界的同步直播中緩緩離開船塢,正式交付使用。
殖民飛船被命名為“希望號”,是一艘整體呈圓柱形的巨型飛船,長10公里,直徑達到了3公里,希望號被分成了300多個圓柱形的分割槽,其中有100多個分割槽鋪滿了冬眠倉,極限承載人數為3億3000萬人。
希望號在太陽系內試航了4年多,在對各項裝置和技術效能進行徹底的檢查和調整後,於2145年載著由各個國家挑選的3億殖民者踏上了前往泰諾星的旅程。
而此時才25歲的陸成則是來自中國的殖民者,由於中國承擔了超過20%的建設任務,所以中國爭取到了全球最多的殖民者數量,名額為5000萬,排在後面的是:歐洲各國合計5000萬,美國3000萬,印度2000萬,俄羅斯2000萬,日本1000萬,巴西1500萬,印尼1000萬,巴基斯坦1000萬,越南500萬,朝鮮和韓國共500萬,伊朗500萬,其他國家7000萬。
為了各國的名額分配,全體聯合會議上各個國家的代表沒有少吵過,甚至屢屢在全世界的媒體前上演全武行,最後還是按照建設任務的承擔比例進行分配,同時照顧到很多弱小國家實力有限,分配了一定的名額給小國弱國,比如巴基斯坦的1000萬名額中就有過半是中國給的。
由於要殖民的是遙遠的系外行星,除非有特殊才能,絕大多數都是35歲以內可生育的年輕人,考慮到社會問題,以單身和家庭二種構成為主。
3億殖民者中大多數都是平民,在身體和文化檢查過關後進入候選名單,透過隨機選擇確定最終的殖民者名單,不過每個國家都會留一些名額給特定的人,比如陸成就是內定的人選,不過他並不是中國的內定人選。
陸成是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大多數科學家只會在單個領域有比較大的成績,而陸成不同,他18歲就博士畢業,在短短5年不到的時間裡獲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智慧領域、高能物理甚至天文學上都有傑出的貢獻,是科學國際組織的正式成員之一,也是組織中最年輕的成員。
但這些都不是他成為內定人選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就是,他是希望號智慧電腦“智子1號”的核心程式碼設計師。
智子1號是高度模擬人類思維的人工智慧,作為核心程式碼設計師,陸成知道智子1號雖然現在還稱不上真正的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但由於她具備快速自我完善的能力,在與人類長時間的接觸後,還是會有較小的機率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而這也是科學國際的計劃被透過的深層次原因,由於害怕大眾恐慌,這方面的資訊並沒有公開宣傳,只有各大國的高層知道實情。
而之所以內定陸成,就是為了讓他觀察並刺激智子1號的成長,同時也掌控著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發現覺醒的智子1號具有反人類的傾向,就實施毀滅計劃消滅智子1號。而這些,只有陸成和希望號的總設計師艾克·達魯知道,也只有總設計師清楚陸成是智子1號的核心程式碼設計師。
“啊,親愛的陸,我年紀太大了,隨時都可能掛掉,不適合這樣的長途遠行,這艱鉅的任務就交給年輕人去完成了。”
艾克·達魯躺在病榻上笑著說道,然後沒過幾天就真掛掉了。
所以說,只有陸成自己才知道自己的使命:希望號的第3億零1號殖民者,掌控著智腦的生殺大權。
艾克·達魯,你大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