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84章動兵 (2 / 3)

之外還有折衝府之類的改革舉措,試行了一陣,看上去很適合剛剛經歷過戰亂的地方,尤其是在重新收攏府兵的方面,比前隋要輕省的多。

而且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它有助於集權於中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前隋府兵制度的一些缺點。

而兵部在推行折衝府制度之外,還要依照唐典來整理軍制。

種種跡象都表明大唐元貞四年又是忙碌的一年……

……………………

別看大唐的君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可各處並不平靜。

春天裡萬物復甦,很多藏在角落裡過冬的動物又冒了頭,只三月間,各處就發生了數十起大大小小的叛亂。

河北,山東,河南依舊是重災區,隋末戰亂對人們的影響還未曾消去。

當年放下鋤頭拿起刀槍的人們或者是被時事所迫,不得不爾,可今天嘛,想讓他們放下刀槍重新拿起鋤頭卻也很難。

過慣了有今日沒明日,看上什麼就拿什麼的日子,很多人已無法適應田間勞作的生活。

民心思安不假,可有些人卻還想著憑“自己的努力”過上眾人簇擁,鮮衣怒馬的富貴日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聲屢屢響起在中原大地之上。

叛亂的規模不大,大多數也都是竇建德舊部,幾乎唐軍聞風而至,叛亂立平,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南邊相比之下就很平靜,南人和北人的區別在這個時候表現的很具體。

平叛的訊息傳到京師,都是將軍們表功的捷報,多數甚至都不會去到皇帝的案邊,只在兵部便留存了下來。

大唐的腳步略有蹣跚,卻依舊堅定的向前行走著,看不出任何崩潰的跡象,其實幾年下來,漸漸已經顯示出了大一統的氣象。

只是得到各處人們的認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已。

形勢還是整體向好。

東西突厥都派遣使者來跟大唐交好就是明證……

只不過周邊的局勢還不穩定。

四月初幽州總管宇文歆的奏報到了京師,突厥東方汗阿史那多聞增兵營州,看上去是要堵住唐軍北上的道路,其實誰都明白,他依舊對遼東城垂涎三尺。

誰也不知道今年他是不是會率軍攻打遼東城,從他增兵營州的跡象來看,很有這個可能。

之外就是契丹和奚部等東北部族漸漸活躍了起來,長城之外屢現敵蹤,他們應該是受到了東方汗汗帳的授意,對幽州的防衛會持續的做出試探。

幽州有唐軍數萬眾駐守,另外身後還有步群,尉遲偕,李年等人作為後盾,他們所率領的都是百戰之軍,些許試探對唐軍來說並沒有什麼威脅。

宇文歆上奏想要派人去見一見阿史那多聞,而他的意見依舊和之前一樣,唐軍不可能常年駐守於河北,需要跟突厥人打一仗,讓突厥人知道些厲害,才能徹底穩定住東北邊塞的局面。

同時也能震懾住像奚部,契丹諸部等東北野人部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