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五年(202)正月中旬,劉備在冀州信都得知了漢軍已經拿下蒲類國,張郃重新打通了伊吾道。
使大漢又能通往車師前後、危須、焉耆、渠黎、龜茲、姑墨等國。
劉備拿起書卷,仔細看看傅干與甘寧的從西域傳來的奏表,漢使團憑藉漢軍滅國後,又屯田駐紮在疏榆谷給各國帶來的威懾和驚恐。
欲順勢前往龜茲國,一邊讓各國遣大臣與使者來長安朝拜。
一邊準備調查龜茲、尉犁、疏勒、莎車四國的土地環境,還適不適合屯田種麥。
傅幹還向天子建議,暫緩將都護府或長史府設在疏榆谷,此地只適宜做防禦鮮卑胡人的堅城,等他們從疏勒城返回,探明瞭諸國的具體情況。
再把臨近的烏孫,北邊的北匈奴,西面的貴霜瞭解清楚,知道容易插手西域之事的蠻夷狀況,才能制定好對策,是防範北匈奴南下,還是對抗貴霜國。
由於有萬里之遙,奏表與文書往來不便,再加上降服西域諸國亦需要時間,就算派人回來傳信,也要很長的時日。
傅幹斟酌了許久,懇求陛下再寬裕一年半載,屆時必將帶回大量西域各國的情況,以及編撰漢記需要的蠻夷國史料。
緊接著還小心翼翼附上了一句解釋,漢家離開西域數十年,而西域二十餘國要麼投靠了鮮卑,要麼依附貴霜,據聞貴霜國近年來雖有衰落的跡象。
卻仍然可影響大宛、烏孫、無雷、疏勒、莎車、烏託,這些鄰近數國。
劉備看到這兒不覺笑了笑,他還是略微瞭解西域諸國的情況,北匈奴的虛實不清楚,但貴霜王要是還敢把手伸進西域,派軍隊翻山越嶺而來,只有死路一條。
西域周邊的高聳山脈與荒涼沙漠,不是庇護了大漢,反而是阻礙了漢軍。
想出擊萬里外,只能取道走草原,用胡人那一套,以戰養戰的方法,無需大漢百姓運糧。
只有把北方草原徹底掌握在手中,才能震懾數萬裡,鞭笞西邊諸國,還能把漢家文化推到萬里外,讓夷蠻以講幾句漢語為榮。
回過神來,劉備欣然提筆允了傅干與甘寧的請求。
……
次日一大早,又有幾封奏表加急送來,不過帶來的卻不是好訊息,反而是滿寵等官員在益州各郡縣實行度田,派遣郡吏與縣吏清點田地與人口時,受到了益州豪族和士族強有力的反抗。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就已經有大小七十餘家宗族,聯合部曲、僮客四處作亂,群盜處處並起,攻取縣城,害殺度田長吏,更有甚者刺殺了朝堂派遣去的縣令。
在益州各處設立的軍府,有三分之一的輔卒參與其中,尤其是南部的郡縣,甚至連武庫也被當地豪族裡應外合的攻佔,各處蠻夷首領亦在蠢蠢欲動。
除了漢中郡外,剩下十一郡與國,皆有豪強率部曲趁機作亂,使各縣郵亭和傳舍幾乎斷絕。
就連滿寵、高柔、張昭、孫策等太守,都不禁有一些憂心忡忡,沒想到在蜀地度田的阻力,遠超過其他州郡,那七十餘家宗族還是打出旗幟的,沒有打出旗幟的人更多。
度田卻搞得反叛聲勢如此之大,令眾多官吏心裡都有些七上八下,感覺把事情辦砸了,害怕遭天子責罰。
“不想蜀中豪強竟然如此囂張跋扈,不知諸位如何看待此事?”